时间: 2025-05-04 10: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22
点绛唇(拉同官赏海棠)
作者: 管鉴 〔宋代〕
酒困诗慵,一春拚被花枝恼。
艳妆浓笑。那更花中好。
不著清尊,持底宽愁抱。
须颠倒。晚风如扫。
忍见枝头少。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在酒醉中困倦,诗意也随之减退,春天的美好时光被花枝的惹恼所打扰。那浓厚的妆容和美丽的笑容,难道在花中更显得动人吗?我不再高举酒杯,心中却依然怀有宽广的忧愁。真该颠倒过来,任凭晚风轻轻扫过,怎忍心看到枝头的花朵渐渐稀少。
诗中提到的“花枝”,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美好与青春,尤其是海棠花,更是美丽与柔弱的代表。此处表现出对春日美景的惋惜与无奈,蕴含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作者介绍:管鉴,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海棠盛开之时,可能是在春游赏花的过程中,因饮酒而生感慨,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深思。
《点绛唇(拉同官赏海棠)》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美的无奈和珍惜。开篇“酒困诗慵”便道出了诗人因饮酒而感到的无精打采,恰如春日的花朵虽艳丽,却又让人感到些许的惆怅,因而“被花枝恼”。这里的“恼”字,既表达了花枝的美丽对诗人的影响,也暗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接着,诗人提到“艳妆浓笑”,描绘出那浓妆艳抹的女子,似乎在花中更显得美丽,然而这份美好却并未能消去心中的忧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不著清尊”,展示了对酒的拒绝,转而沉浸在更为宽广的愁怀中,这种愁怀不仅是对花的忧伤,也可能是对人生的感慨。最后一句“忍见枝头少”,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的不忍与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酒困”是指什么?
诗人提到“不著清尊”,代表他:
诗歌中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点绛唇(拉同官赏海棠)》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词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