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0:39
蝶梦几时醒,华胥千万程。
恨多情何似无情。为甚年来心绪恶,人静处涕常零。
窗外月华明,窗中长叹声,
要知心惟有孤灯。
无限牢愁淘不尽,那更听乱蛩鸣。
蝶梦何时才能醒来,华胥的梦境有万千旅程。
我恨多情,怎能比得无情呢?
为何这些年来心情总是如此恶劣,在人静的时候,泪水常常流淌。
窗外的月光明亮,窗内我只能长叹。
要知道我的心中只剩下孤灯一盏。
无尽的忧愁似乎无法排解,更何况还要听那杂乱的蝉鸣声。
作者介绍:王易,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歌常表现对人生、情感的细腻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唐多令 书感》创作于王易的晚年,正值其人生经历丰富,情感深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孤独感的深刻反思。
《唐多令 书感》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抒情词,通过对梦境、孤独和愁苦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开篇以“蝶梦”引入,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遐想。接下来的“华胥千万程”则延续了这一美好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词人逐渐沉浸在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中,“恨多情何似无情”,表现出对情感的无奈和对无情的羡慕。情感的复杂性在此显露无遗,似乎多情的人终究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接下来的描绘中,窗外的月光与窗内的长叹形成对比,突显了词人的孤独。那“孤灯”的意象,不仅代表着孤独的生活状态,更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无助与悲伤。而“无限牢愁淘不尽”则更是将内心的苦闷推向高潮,尽管外部环境静谧,但内心的烦恼却无法平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深陷情感漩涡中的人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悲凉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孤独与情感无奈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情感困扰。
“蝶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幻想
B. 凶险的预兆
C. 现实的无情
D. 情感的纠葛
诗中的“孤灯”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温暖
D. 友谊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1.A 2.B 3.B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似,王易的《唐多令 书感》同样流露出对情感的深切思考,但王易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无奈的感受,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过往的怀念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