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10
三顾先生得麟笔,
付嘱遗经谁第一。
独将麟髓饭澹翁,
项家阿英亦其乙。
澹翁孤忠贯两仪,
阿英卓行彻九扉。
旌门一日插天半,
却把此笔傅阿宜。
阿宜阿囝续弓冶,
卢溪书院声无价。
不论当家与外人,
不日天池看浑化。
三次拜访先生,得到了麟笔,
将遗留下来的经典,谁能说是第一?
独自用麟的精髓来供养淡翁,
项家的阿英也是其中之一。
淡翁的孤忠贯穿了宇宙的道理,
阿英的卓越品德透彻九扇门。
旌旗门口一日插上半天,
把这支笔交给了阿宜。
阿宜的儿子继承了弓冶的事业,
卢溪书院的声誉无价可比。
不论家中掌权者与外人,
不久的将来看天池的美好变化。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书院的兴起与文化氛围,强调了忠诚与品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贤士和书院的尊重与推崇。
本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书院内的文化气息及其重要的学术地位。杨万里通过对“麟笔”的描写,传达了对知识与学问的珍视。诗中提到的“澹翁”和“阿英”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代表了当时社会中对忠诚和品德的追求。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出书院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传承。
整体而言,诗歌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表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出在书院生活中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尤其是对教育和学术的重视。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强调了不论身处何种身份,大家都应共同关注和珍视书院的精神和声誉,传达了团结共进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展现了高雅的文化气息。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强调了教育、忠诚与品德的重要性,展现了对贤士和书院的敬仰,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麟笔”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澹翁”主要代表了_____的品质。 答案:忠诚
判断题:诗中强调了书院的声誉与品德的重要性。 (对/错) 答案: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