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9:17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暗潮清涨蒲塘晚。
断云不隔东归眼。
堂上晚风凉。
藕花开处香。
夜航人不渡。
白鹭双飞去。
待得月华生。
携筇独自行。
在傍晚的蒲塘,暗潮涌动,水面渐渐上涨。
云朵已经断裂,不再遮挡我目送归舟的视线。
堂屋里晚风习习,令人感到一阵凉意。
藕花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
夜航的船只无人渡过,
白鹭在空中成双飞去。
等到明月升起时,
我将独自一人,提着竹杖漫步而行。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君辅,号云山,自号“长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张孝祥的词风受到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写于一个傍晚,诗人独自漫步于蒲塘边,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此时正值夏季傍晚,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是一首典雅的词作,展现了张孝祥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以“暗潮清涨”引入,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涌动。接着“断云不隔东归眼”,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期待归来的情感。
“堂上晚风凉,藕花开处香”,通过描绘自然中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这里的“藕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象征着清新与纯洁的情感。
“夜航人不渡,白鹭双飞去”,则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白鹭成双飞去,似乎在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孤寂与无奈。而最后一句“待得月华生,携筇独自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表达了在静谧夜晚时独自的哲思与遐想。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盼。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人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傍晚的思索与哲思。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富有哲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中“暗潮”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情感波动
C. 船只航行
“藕花开处香”中“藕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清新与纯洁
C. 时间的流逝
诗人最后一句提到“携筇独自行”,表现了什么?
A. 独自的孤独
B. 归乡的期待
C. 生活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