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

时间: 2025-05-04 02:39:17

诗句

暗潮清涨蒲塘晚。

断云不隔东归眼。

堂上晚风凉。

藕花开处香。

夜航人不渡。

白鹭双飞去。

待得月华生。

携筇独自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9:17

原文展示: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暗潮清涨蒲塘晚。
断云不隔东归眼。
堂上晚风凉。
藕花开处香。
夜航人不渡。
白鹭双飞去。
待得月华生。
携筇独自行。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蒲塘,暗潮涌动,水面渐渐上涨。
云朵已经断裂,不再遮挡我目送归舟的视线。
堂屋里晚风习习,令人感到一阵凉意。
藕花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
夜航的船只无人渡过,
白鹭在空中成双飞去。
等到明月升起时,
我将独自一人,提着竹杖漫步而行。

注释:

  • 暗潮:指水面下的潮流,象征着情感的波动。
  • 蒲塘:指种满蒲草的池塘,营造出自然宁静的气氛。
  • 断云:云层已经不再完整,象征着即将要明朗的天色。
  • 藕花:指荷花,特指其根部的藕,常用来象征清新和纯洁。
  • 夜航:夜间航行,通常意味着孤独或行船的艰辛。
  • 月华: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清幽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君辅,号云山,自号“长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张孝祥的词风受到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写于一个傍晚,诗人独自漫步于蒲塘边,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此时正值夏季傍晚,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是一首典雅的词作,展现了张孝祥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以“暗潮清涨”引入,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涌动。接着“断云不隔东归眼”,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期待归来的情感。

“堂上晚风凉,藕花开处香”,通过描绘自然中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这里的“藕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象征着清新与纯洁的情感。

“夜航人不渡,白鹭双飞去”,则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白鹭成双飞去,似乎在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孤寂与无奈。而最后一句“待得月华生,携筇独自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表达了在静谧夜晚时独自的哲思与遐想。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暗潮清涨蒲塘晚:傍晚时分,蒲塘的水面上暗潮涌动,暗示着情感的波动。
  2. 断云不隔东归眼:云层已经散开,不再遮挡视线,诗人能够清晰地看向归来的船只。
  3. 堂上晚风凉:室内的晚风带来一丝凉意,营造出清新舒适的氛围。
  4. 藕花开处香:藕花的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5. 夜航人不渡:夜晚的航行无人渡船,隐喻孤独与无奈。
  6. 白鹭双飞去:白鹭成双飞去,象征着美好的离去与失去。
  7. 待得月华生:等待明月升起,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8. 携筇独自行:拿着竹杖独自漫步,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从容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暗潮和藕花都是情感的象征,暗示内心的波动与希望。
  • 拟人:白鹭的双飞,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夜航人不渡,白鹭双飞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盼。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人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傍晚的思索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暗潮:象征着潜在情感的波动。
  • 蒲塘: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藕花:象征纯洁与生命的美好。
  • 白鹭:代表自由与孤独。
  • 月华:象征着宁静、思考与期待。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富有哲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暗潮”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情感波动
    C. 船只航行

  2. “藕花开处香”中“藕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清新与纯洁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人最后一句提到“携筇独自行”,表现了什么? A. 独自的孤独
    B. 归乡的期待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与孤独感,但通过女性的细腻情感展示了不同的视角。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展现出强烈的豪情壮志,与张孝祥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恋绣衾 祝英台近(蔷薇) 于飞乐(鸳鸯怨曲) 南歌子 玉楼春(赋梨花) 桃源忆故人(赋桃花) 燕归梁 过龙门(春愁)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玉簟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就地取材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火字旁的字 容表 渔查 詟骇 总队 野处穴居 包含许的词语有哪些 推毂荐士 目注心营 酉字旁的字 目不给赏 毋字旁的字 包含考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覆开头的成语 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