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不识平源太守》

时间: 2025-05-05 09:08:26

诗句

不识平源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

华发萧萧满镜。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

袖手时来照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08:26

原文展示:

不识平源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白话文翻译:

我不认识平源的太守,以前我只是水北的山中人。
世上的功名事业常常徒劳无功,白发苍苍已满镜中。
幸好还有田园和故乡,姑且与江城的风月分享。
西湖西边的晚波平静,袖手而立时自照影子。


注释:

  • 平源太守:指地方的官员,平源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水北山人:意指居住在水北的山中人,表达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功业谩亏成:世间的功业常常是徒劳的,不能如愿以偿。
  • 华发萧萧:白头苍苍,形容年老的状态。
  • 田园故里:指自己所熟悉的田园和故乡。
  • 风月江城:指江城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
  • 西湖西畔晚波平:描述西湖西侧的平静晚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宋代词人,字子明,号青门,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而闻名。张孝祥的诗词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政治失意,隐居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官场功名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江月·不识平源太守》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词作。开篇便以“不识平源太守”引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漠然与无奈。诗人自称“水北山人”,显示了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归属感,隐喻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社会纷争的逃避。

在“世间功业谩亏成”中,诗人深刻反思世俗的功名利禄,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华发萧萧满镜”则通过镜中的白发提醒人们岁月的流逝,反映了诗人对老年的思考和感伤。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在这一句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安慰。田园的宁静和江城的风月为他带来了片刻的宁静,展现了他对乡土情怀的珍视。

最后两句“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描绘了西湖傍晚的宁静景象,诗人袖手站立,静观湖面倒影,表达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心态。整首词在平和中流露出感慨,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识平源太守:诗人自谦,表明对官场的陌生与无奈。
  2. 向来水北山人:强调自身隐逸的身份与生活方式。
  3. 世间功业谩亏成:感叹世事无常,功名利禄常常是徒劳无功的。
  4. 华发萧萧满镜:感慨年龄增长,白发的出现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5. 幸有田园故里:庆幸自己有田园与故乡可以寄托情感。
  6. 聊分风月江城:与江城的自然风光分享,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7. 西湖西畔晚波平:描绘西湖傍晚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8. 袖手时来照影:诗人自得其乐,享受此时此刻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田园故里”与“风月江城”,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镜”象征自我反省与人生的映照。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官场功名的淡泊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美丽的自然与人生的宁静。
  • 晚波:代表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 田园:隐喻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不识平源太守”意指: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官场的无奈
    C. 对自然的向往

  2. “华发萧萧满镜”表达了: A. 年轻的心态
    B. 对年老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孝祥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蒋谂庭宰黔中 月夜坐谢玉亭园亭 满江红 其三 霜天晓角 瑞鹧鸪 其一 念奴娇 满江红·海阔何人 满江红·七叶蓂开 满江红·休羡莺花 满江红·干结青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金玉之言 鸣鵹 闻宠若惊 额黄 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障固 文字旁的字 摊档 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龙标夺归 摇首顿足 氏字旁的字 禁鼎一脔 阙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