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张干三公亭》

时间: 2025-04-29 17:27:39

诗句

三公伟绩绝前尘,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遗民犹记旧亭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7:39

和张干三公亭

作者: 吴儆 〔宋代〕

原文展示:

三公伟绩绝前尘,
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
遗民犹记旧亭名。

白话文翻译:

三公的伟大业绩超越了历史的尘埃,
千古的英名如同明月般照耀。
甘棠树被剪去,风景被破坏,
然而老百姓仍然记得那座旧亭的名字。

注释:

  • 三公: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三位高级官员,通常是指宰相等。
  • 凌烟:形容声望或业绩达到极高的境地。
  • 甘棠:一种树,古代常象征美好的事物。
  • 遗民:指的是在历史变迁中仍然怀念旧事物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对社会历史有较深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对张干三公亭的回忆之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张干三公亭是为了纪念三位公爵而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诗歌鉴赏:

《和张干三公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的诗作。首句提到“三公伟绩绝前尘”,直接点明了历史人物的伟大成就,表明他们的业绩在历史长河中卓尔不群,难以磨灭。接下来的“千古凌烟向月明”则将这种伟业与高洁的月亮相提并论,进一步映衬出他们的光辉形象。此处,“凌烟”不仅仅是赞美,更是对历史的追溯,表明后人对其的追念与景仰。

而后两句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怀念。“剪尽甘棠杀风景”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破坏,甘棠树的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遗民犹记旧亭名”则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尽管现实环境变迁,人民仍然铭记历史和文化的印记。这种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忧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公伟绩绝前尘:赞美三公的成就超越了过去的尘埃,暗示其历史地位崇高。
    2. 千古凌烟向月明:将三公的声名比作明月,强调其在历史上的光辉。
    3. 剪尽甘棠杀风景:描绘环境的改变,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4. 遗民犹记旧亭名:强调虽然环境变了,但人们的记忆依然存在,历史的痕迹未曾消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三公的业绩比作“凌烟”,提升了其伟大形象。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现实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三公:象征着历史的伟大与崇高。
  • 月明:象征着光辉与清明,代表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 甘棠:象征着美好与回忆,体现对过往的怀念与珍惜。
  • 旧亭:作为历史的载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三公指的是哪类人物?
    • A. 高级官员
    • B. 文人雅士
    • C. 农民
    • D. 商人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剪尽甘棠杀风景”表达了对___的惋惜。
  3. 判断题:诗中强调历史的伟大与现实的无常。 (对/错)

答案:

  1. A
  2. 美好事物消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但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
  • 《春望》:通过战争背景反映对国家的忧虑,与本诗的历史怀念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 其一 清远峡 由白塔灞渡东津 舟中晚兴 黄州晚泊 行县夜宿胡民部鹤汀山庄和壁间韵 印无数 石钟山 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且得手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形神兼备 包含赵的词语有哪些 大大方方 层出叠现 帮口 政结尾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神通力 词穷理屈 頁字旁的字 五陵豪气 巛字旁的字 伏丑 小舞 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人不知,鬼不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