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7:40
君才离奇卧壑松,力回万牛匠非哲。我如坎井可窥底,短绠未汲固自竭。饥寒驱置簿领中,巧匠旁观指濡血。逢人首下尻益高,敢遇督邮腰不折。憧憧往来穷朝昏,负负江湖弄风月。邑虽陋室无佳士,稍输城府开私谒。平生闻人说项斯,秀句秋江更清澈。鼯径经雨忽蛩然。倾囷倒廪不我屑。渥洼汗血绝后殿,天球河图合前列。要知暖须自知,舐蜜中边不容说。痴儿徒痴不了事,相留汤饼未暇设。如今岂止倾盖旧,向者固已闻风说。命之穷达有宿分,男儿功名在晚节。未应种豆趣南山,试一上书干北阙。君不见少陵流落老更穷,长叹自比稷与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提到君子才华横溢,如同卧在山谷的松树,力量之大足以驯服万头牛,但他并非哲人。我就像井底之蛙,短绳子无法汲取深渊的水,注定了局限和不足。饥寒困扰我,我只能在薄薄的书卷中度日;巧匠在旁观察,我的血汗却沾满了指尖。人们在我头上高声议论,却不敢对督邮出言不逊。日复一日,我在江湖间游荡,追逐着风月。虽然我居住的地方简陋,没有杰出的人士,但仍有一些私人的拜访。我的一生听人吐槽,总觉得秋江的美句更清澈。雨后的小路,忽然之间传来蟋蟀的鸣叫。倾倒的仓库让我无所依赖。即使在渥洼的地方,我的汗水和血泪也无缘高位,天球和河图却能排在前列。要想知道温暖,必须自己去体会,不能在蜜中加以调侃。痴儿无知,无法理解事情的真相,留给我的是汤饼,却没有时间去设想。如今已非昔日的倾盖之交,过去的事情已被风声所传。命运的穷达都有其注定,男人的功名在于晚节。未必应该在南山种豆,却可以试着上书给北阙。你不见少陵(王维)流落老去更加贫穷,长叹自比稷与契(古代的贤人)。
吴儆,宋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他的诗歌风格复杂多变,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这首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我反省。开篇以赞美朋友才华开场,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随后的自我剖析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身局限的深刻意识,短绳无法汲水的比喻,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的“饥寒驱置簿领中”,不仅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无奈。诗人用“巧匠旁观指濡血”来形象地呈现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既是无奈也是一种自嘲。
在社交生活中,诗人感到孤独与失落,尽管身处简陋之地,却常常渴望与人交流。当提到“命之穷达有宿分”时,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无常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最后,以王维的流落与稷契的比喻,表达了对成功与失败的反思,深刻而又含蓄。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最终揭示出命运的无常与个人努力的局限。
诗中“君才离奇卧壑松”中的“君”指的是谁?
“我如坎井可窥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命之穷达有宿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将吴儆与王维的风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