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8:48
鲜健庞翁今罢参,柱杖挂壁云迷庵。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庞翁今天已结束了参禅,手杖挂在墙上,云雾缭绕的庵堂显得迷茫。
花儿绽放,仿佛仙境中的幻影,闲聊中又谈到禅理。
没有完成的浮丘,招手邀请弥勒一同入座。
在庵中认得华严的境界,何必再用宗派之风谈论南北的差异呢?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禅宗诗作闻名,作品多表现出对佛理的思考与探讨,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此诗作于华藏庵,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对宗教信仰的探索与反思。
这首诗以鲜明的意象描绘了庵堂的宁静和禅意。开头两句通过庞翁的参禅,表现了修道者的淡泊与超然,柱杖挂壁,象征着一种归隐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以“开花聊幻仙七七”来描绘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自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体现了禅宗的无常与变化。
“逗机更说禅三三”则表现了在这种氛围中对于禅理的交流,体现出禅宗既深沉又轻松的特质。接下来提到“未办浮丘招挹袖”,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洒脱。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在华严界中所感受到的和谐与圆满,质疑了宗派之争的必要性,反映了一种超越宗教纷争的深刻哲理。
整首诗以禅宗的哲理为主线,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倡导超越宗派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庞翁”指的是哪个角色?
a) 一位高僧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皇帝
“何用宗风谈北南”中,作者想表达什么态度?
a) 宗派争斗的重要性
b) 超越宗派的和谐观念
c) 对宗教的质疑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着理想的境界?
a) 开花
b) 浮丘
c) 云迷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