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58
寄汤伯纪侍郎二首
仗下鸣曾惊众听,
省中语不愿人传。
骚留屈子芳菲在,
史视胡公粪土然。
士到后凋方见节,
世除勇退别无仙。
遥知洛下诸君子,
应笑侬诗老放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与文学的思考。诗中提到,曾经在军中出声惊动众人,而如今在朝廷的言语却不想被人传播。屈原的才华和名声依然留存,然而历史对胡公的看法却如同粪土一般。士人到了年老时才显得有节操,世间除了勇退的人外再无高人。遥想洛阳的诸君子,想必会嘲笑我这老朽的诗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青山,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以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当时政治、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士人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诗中透露出对同道者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自嘲。
刘克庄的《寄汤伯纪侍郎二首》通过对士人理想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官场腐化和文学价值的感慨。诗的开头以“仗下鸣曾惊众听”引入,暗示了他过去在军中声势浩大的日子,而现在在朝廷中的沉默和不愿意被传播的态度,表现出对官场的失望。接着提到屈原的芳香仍在,表现了对古代优秀诗人的敬仰,同时用“史视胡公粪土然”强调对被忽视才华者的惋惜和对历史的不公。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士人到了晚年才显露出节操,反映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则是对自己诗作的自嘲,表达了对同道者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士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对古代优秀文化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同道者的思念与自嘲,展现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屈子”是指哪位古代诗人?
a) 陶渊明
b) 屈原
c) 李白
诗人对胡公的态度是?
a) 崇敬
b) 轻视
c) 同情
“遥知洛下诸君子”中的“洛下”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阳
b) 长安
c) 成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