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4
《敖茂才论诗》
作者:刘克庄
诗道不胜玄,难于问性天。
莫求邻媪诵,姑付后儒笺。
至质翻如俚,尤癯始似仙。
吾非肝肺异,先得子同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的境界是深奥的,难以用言语来探讨其本质。不要期待邻近的老妇人来吟诵诗歌,还是把它交给后来的学者去理解。诗的至高境界,常常是通俗的,像俚语一样;而那些看似瘦弱的诗句,最初却有如仙人般的超然。我并不是与众不同的,最初的体会与他人是相同的。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在南宋时期,诗歌创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刘克庄的此首诗是对诗歌本质的探讨,反映了他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和对后辈诗人的期望,强调文学应有的真实与质朴。
《敖茂才论诗》是一首探讨诗歌本质的哲理诗,刘克庄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道不胜玄,难于问性天”,指出诗的奥妙难以言表,仿佛探讨宇宙的本质一般复杂。接着,诗人用“莫求邻媪诵,姑付后儒笺”强调了诗歌的真正理解不应寄托于普通人的吟诵,而应交给后世的学者去解读。
在诗的后半部分,“至质翻如俚,尤癯始似仙”则反映了诗歌的通俗与高远之间的辩证关系。诗的最高境界有时显得平易近人,但它的内涵却可以达到超凡的境地。最后一句“吾非肝肺异,先得子同然”则显示了诗人对自我与他人理解的共鸣,表明其创作的真诚与平易。
整首诗通过哲理的思考、对比的手法和自我反省,展现了诗歌创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探讨了诗歌的本质与创作的真实,强调诗歌的境界虽深奥,但其内涵可以是平易近人的,反映了诗人对文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诗道不胜玄”意指什么?
A. 诗的道理十分深奥
B. 诗的创作容易
C. 诗的内容都是平常
D. 诗与现实无关
诗人认为诗歌应交给谁去理解?
A. 普通百姓
B. 邻居的老妇人
C. 后来的学者
D. 自己
“至质翻如俚”意在表达什么?
A. 诗歌的深奥
B. 诗歌的通俗和真实
C. 诗歌的复杂
D. 诗歌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