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塘感旧十绝》

时间: 2025-05-03 19:51:07

诗句

比丘会泣别瞿昙,秦失三号吊老聃。

自笑此翁非铁汉,白头来此哭同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1:07

原文展示:

比丘会泣别瞿昙,秦失三号吊老聃。自笑此翁非铁汉,白头来此哭同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比丘(佛教僧侣)在与瞿昙(释迦牟尼)告别时泪流满面,秦国失去了三号(即三位杰出的人物)让人感到悲伤,诗人自嘲自己并非铁汉,白发苍苍来到这里却与他们一同哭泣。

注释:

  • 比丘:佛教徒的称呼,意指僧侣。
  • 瞿昙:释迦牟尼的本名,佛教创立者。
  • 秦失三号:指的是秦国失去了三位杰出的人物,含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 白头:指年老,头发全白。
  • 铁汉:刚强坚毅的人,通常用于形容勇敢和坚韧的人。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瞿昙”与“老聃”,分别指佛教和道教的创始人,显示了中道思想中对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尊重。
  • “秦失三号”可能与历史中的三位重要人物相关,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经历与历史感悟,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诗人晚年,可能是在对往事的怀念与反思中创作而成,表达了对友人、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感伤的语调回忆往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比丘泪别和秦国失人,立刻引发读者对历史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用“自笑此翁非铁汉”自嘲,表露出他在面对历史的沉重时感到的无奈与脆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古今结合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歌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比丘会泣别瞿昙:比丘与释迦牟尼的告别,表现出对宗教导师的敬仰和依依不舍。
  • 秦失三号吊老聃:秦国的失落引发对老子(道家创始人)的哀悼,体现对历史变迁的惋惜。
  • 自笑此翁非铁汉:诗人自嘲,表明自己并非坚韧不拔的人,透露出对自己情感易动的自省。
  • 白头来此哭同参:白发苍苍的他来到这里,与历史人物同感悲伤,表达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铁汉”用来形容刚强之人,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回忆与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情感流动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柔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比丘:象征宗教与信仰。
  • 瞿昙:象征智慧与启迪。
  • :代表历史与权力的兴衰。
  • 白头:象征时间与老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哪位是比丘的导师?

    • A. 老子
    • B. 释迦牟尼
    • C. 孟子
    • D. 荀子
  2. 诗中提到的“秦失三号”是指什么?

    • A. 三位英雄
    • B. 三位历史人物
    • C. 三个国家
    • D. 三个朝代
  3. 诗人对自己的评价是:

    • A. 铁汉
    • B. 普通人
    • C. 照顾者
    • D.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刘克庄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三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二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一 次韵白宗璞员外使密云途中遇雪 立春日力斋席上作 斋居和舜咨侍读院署见寄韵二首 其二 斋居和舜咨侍读院署见寄韵二首 其一 傅曰会举进士次汝贤文敬韵二首 其一 雪晴和应宁诸君韵二首 其一 雪后饮胡彦超冬官归叠席上韵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君子成人之美 正贡 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乔迁之喜 送眼 佛心 相与一口 事因 風字旁的字 纡余为妍 尽节死敌 己字旁的字 宿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