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8:20
又赋
文天祥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
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
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
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我一病就两个月,头发蓬乱如同夏天走到了秋天。
虽然身体羸弱,但内心依然壮健;手虽然无力,写字时依旧有劲。
昨夜的灯光让我感到喜悦,今晚的蝴蝶却让我无忧无虑。
我问谁能驱散这五种病症,正与五种穷困的命运在商量。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坚贞的气节和爱国情怀著称,尤其在南宋灭亡后的抗元活动中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文天祥被俘之后,身处逆境,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表达内心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乐观。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天祥对生命、病痛以及命运的感悟。开篇通过“病”和“蓬头”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然而,“形羸心自壮”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坚定和不屈,这种强烈的反差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尽管身处逆境,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最后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暗示着对抗病痛与贫困的无奈与勇气。
整首诗不仅传达了文天祥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普遍心态。诗中蕴含的乐观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面对逆境时内心的坚韧与乐观。即便身处病痛和困扰,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这种精神力量令人感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形羸心自壮”,这是指什么?
“昨夜灯如喜”中的“灯”象征什么?
诗中的“蝶”代表了什么?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