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3: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3:44:21
原文展示: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六 米芾 〔宋代〕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船行。
白话文翻译:
亲密的朋友从春天开始分离,红薇花却在夏天盛开。 花团锦簇的样子显得非常自在,仿佛对我含情脉脉。 虽然有兰花随风摇曳的美丽,但怎能没有石头敲击的声音相伴。 只是可怜那皎洁的月亮,依然照耀着满船的行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此诗是米芾在前往苕溪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米芾在前往苕溪的旅途中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红薇花、月亮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红薇花、月亮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孤独感。诗中“密友从春拆”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红薇过夏荣”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离别的长久。后两句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孤独感。诗中通过对红薇花、月亮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