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6:05
桃源忆故人 哭母
作者: 林瑛佩 〔清代〕
思亲镇日肠如结。
挨到黄昏时节。
阶畔寒蛩啼歇。
如我哀声竭。
夜来寂寞悲霜月。
风冷孤灯半灭。
短袖泪痕沾彻。
点点都成血。
整日思念亲人,心中如同绳结般难受。
一直等到黄昏时分。
阶前的寒蝉已经停止鸣叫。
就像我哀伤的声音已经枯竭。
夜晚的寂寞伴随着凄凉的霜月。
冷风吹来,孤灯只剩半盏光亮。
短袖上泪痕湿透,
滴滴泪水都变成了鲜血。
林瑛佩,清代女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细腻动人,常见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桃源忆故人 哭母》写于作者失去母亲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的悲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与无奈,以及对于亲情的渴望与追忆。
《桃源忆故人 哭母》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抒情诗,整首诗以“思亲”为主线,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痛。诗的开篇便用“思亲镇日肠如结”描绘了思念的痛苦,情感极为真挚,给人一种强烈的共鸣。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黄昏不仅是一天的结束,更是作者内心孤独的象征。
“夜来寂寞悲霜月”一句,展现了夜晚的凄凉与孤独,霜月的清冷与凄美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悲伤。后面的“短袖泪痕沾彻”,细腻地描写了眼泪对衣袖的侵蚀,表达了情感的深刻与痛苦。而最后一句“点点都成血”,则将悲痛提升到了极致,仿佛泪水已经化为鲜血,痛苦之深可见一斑。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母亲的追思,又有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令人读后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的思念,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失去后的无奈,反映出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生命的脆弱,情感基调深沉且悲凉。
“思亲镇日肠如结”中的“肠如结”是指什么?
A. 心情愉快
B. 思念痛苦
C. 家庭幸福
“夜来寂寞悲霜月”中的“霜月”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凄凉
C. 喜庆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亲情与思念
C.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