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四》

时间: 2025-07-26 21:04:33

诗句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

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

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

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04:33

原文展示: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

白话文翻译:

我因仕途不顺而流落四方,频繁的旅行让我习惯了像随风飘转的蓬草。天气热时随意找个地方居住,天气凉了就随着缘分向东漂泊。无论在哪里,亲近或疏远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在他乡我们彼此感受相同。虽然衣食无忧,但我仍感到愧对梁鸿那样的清贫之士。

注释:

  • 仕倦:指仕途不顺,感到厌倦。
  • 流落:四处漂泊,无固定居所。
  • 转蓬:比喻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形容行踪不定。
  • 逐缘东:随着缘分向东漂泊。
  • 入境:进入新的环境或地方。
  • 亲疏集:亲近和疏远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 梁鸿: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贫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此诗是他在游历苕溪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米芾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这使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他喜欢游历山水,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此诗反映了他在游历苕溪时的感受,以及对清贫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米芾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描绘了他因仕途不顺而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而“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则展现了他随遇而安、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强调了无论在哪里,人们都能找到归属感。最后一句“暖衣兼饱食,但觉愧梁鸿”则表达了他对清贫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衣食无忧却感到愧疚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仕倦成流落”:仕途不顺导致四处漂泊。
  2. “游频惯转蓬”:频繁的旅行让他习惯了行踪不定。
  3. “热来随意住”:天气热时随意找个地方居住。
  4. “凉至逐缘东”:天气凉了就随着缘分向东漂泊。
  5. “入境亲疏集”:进入新环境,亲近和疏远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6. “他乡彼此同”:在他乡,人们彼此感受相同。
  7. “暖衣兼饱食”:衣食无忧。
  8. “但觉愧梁鸿”:感到愧对梁鸿那样的清贫之士。

修辞手法:

  • 比喻:“转蓬”比喻行踪不定。
  • 对仗:“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贫生活的敬仰。通过对比仕途与游历、富贵与清贫,诗人表达了自己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转蓬:比喻行踪不定,象征自由与漂泊。
  • 梁鸿:象征清贫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米芾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仕途的什么态度?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D. 迷茫

  2. 诗中的“转蓬”比喻什么? A. 固定的居所 B. 行踪不定 C. 富贵的生活 D. 清贫的生活

  3. 诗中的“梁鸿”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清贫 C. 自由 D. 迷茫

答案:

  1. B. 厌倦
  2. B. 行踪不定
  3. B. 清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杜甫《旅夜书怀》: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米芾此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但米芾更强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米芾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米芾诗集》:米芾的诗集,收录了他的多首诗作,包括此诗。

相关查询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幸梨园观打球应制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杂曲歌辞。妾薄命 南山 读易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狡妒 护栏 米字旁的字 盈箱溢箧 氏字旁的字 挥涕 倒屣相迎 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贪心妄想 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镆铘 青黄未接 百花争艳 糸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绘声绘形 包含刃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