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44
吾家陜之北,陜事吾能说。
孤亭占城隅,形胜最殊绝。
云消天宇空,极目鸟飞灭。
大河西北来,汹涌地脉裂。
万里卷流沙,长驱走溟碣。
群山势离合,披靡随曲折。
林薄带村墟,郊原如绣缬。
祠宫望神禹,闲田指虞芮。
高丘想巫咸,空岩怀傅说。
圣贤迹已远,缥渺见风烈。
吴公昔为守,治行莹冰雪。
君从丰镐来,华馆息尘辙。
主人喜佳客,置酒升嵽嵲。
清欢浩无涯,烛至樽未撤。
谁知捧手辞,遽有幽明诀。
至今犹堕泪,遗爱满耆耋。
择之新下车,条教悉施设。
依然典刑在,先后如符节。
嗟予仕京邑,苟禄自羁绁。
丘垄翳荒松,三年洒扫缺。
求归未能得,朝莫肠百结。
得君临虚诗,彷佛见里阙。
何时往登临,旷若目去䁾。
忧来复长吟,益使寸心折。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4
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 司马光
吾家陜之北,陜事吾能说。
孤亭占城隅,形胜最殊绝。
云消天宇空,极目鸟飞灭。
大河西北来,汹涌地脉裂。
万里卷流沙,长驱走溟碣。
群山势离合,披靡随曲折。
林薄带村墟,郊原如绣缬。
祠宫望神禹,闲田指虞芮。
高丘想巫咸,空岩怀傅说。
圣贤迹已远,缥渺见风烈。
吴公昔为守,治行莹冰雪。
君从丰镐来,华馆息尘辙。
主人喜佳客,置酒升嵽嵲。
清欢浩无涯,烛至樽未撤。
谁知捧手辞,遽有幽明诀。
至今犹堕泪,遗爱满耆耋。
择之新下车,条教悉施设。
依然典刑在,先后如符节。
嗟予仕京邑,苟禄自羁绁。
丘垄翳荒松,三年洒扫缺。
求归未能得,朝莫肠百结。
得君临虚诗,彷佛见里阙。
何时往登临,旷若目去䁾。
忧来复长吟,益使寸心折。
我的家在陜北,关于陜事我能说很多。
孤零零的亭子坐落在城隅,景色绝美而独特。
云消散,天空空阔,极目远望,鸟儿飞去无踪。
大河从西北流来,汹涌澎湃,土地似乎要裂开。
万里流沙卷起,迅猛地冲走了海石。
群山的形势分合,随着地势曲折而变化。
树林稀疏,带着村庄,郊野像绣的锦缎。
祠堂朝向神禹,闲田指向虞芮。
高丘让我想起巫咸,空岩让我怀念傅说。
圣贤的踪迹已远,飘渺的风依旧猛烈。
吴公曾任守令,他的治行如冰雪般清澈。
您从丰镐而来,华丽的馆舍停下尘车。
主人欢喜佳宾,置酒欢聚在高台。
清欢无尽无涯,烛光明亮,酒杯未撤。
谁知我捧手告别,匆匆间有了幽明的诀别。
直到如今仍在流泪,遗留下满满的爱意。
择之新近下车,条教已经悉心施行。
依然典刑在,先后如同符节。
我在京城做官,苟且度日如羁绁。
丘垄遮住荒松,三年扫荡留下遗憾。
求归却未能得,朝朝暮暮肠中百结。
得君临虚诗,仿佛见到宫阙。
何时能登临,心旷神怡如目送远方。
忧虑再来长吟,愈发使我寸心折磨。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主张以史为鉴,治国理政。作品风格严谨,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司马光被贬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欣赏,以及对政治生活的感慨。诗中对吴公的赞美,显示了对清白官员的向往和对当下政治的无奈。
本诗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心中的故乡陜北的山水风光,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和对友人的怀念。开篇提到“吾家陜之北”,直接引入主题,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陜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气息。诗中提及的“孤亭”、“大河”、“群山”等意象,构成了诗人眼中美丽而苍凉的故乡画卷。
随着诗歌的深入,感情逐渐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政治生活的无奈。“吴公昔为守,治行莹冰雪。”这句不仅表达了对吴公治政清白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当下政治腐败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表达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层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挚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强烈的思乡之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敬仰以及对政治生涯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刻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亭”象征什么?
诗人对吴公的评价是?
“得君临虚诗”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