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5:58
作者: 徐庸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疏树。疏树。黄叶乱飘江路。西风吹鬓飕飕。景色浑如去秋。秋去。秋去。塞外远人归未。
稀疏的树木,稀疏的树木,黄叶在江路上纷纷飘落。西风吹拂,头发飘荡作响,景色仿佛又回到了去秋的时节。秋天已经过去,秋天已经过去,边塞的远方归来的人还未到达。
诗中提到的“塞外远人”可与古代诗词中的离愁别绪相呼应,常常用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牵挂。
作者介绍: 徐庸,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及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黄叶飘落的季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转应词二首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疏树”和“黄叶”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树木的稀疏和黄叶的飘散,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接着,西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无情,景色的无常。
“景色浑如去秋”一句,强烈地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追忆曾经的美好。最后一句“塞外远人归未”,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从自然景色升华到人文情怀,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徐庸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主题围绕着孤寂和怀旧,令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疏树”主要象征什么?
“塞外远人归未”中“远人”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庸的《转应词二首 其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徐庸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徐庸的诗词及其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