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7:05
作者:郑兰孙 〔清代〕
明月。明月。记照还乡时节。扁舟小住鸳湖。惆怅天涯隙驹。驹隙。驹隙。回首俊游愁绝。
明月,明月,仿佛照亮了我归乡的时节。小舟暂时停泊在鸳湖,心中惆怅,仿佛时光在天涯如飞马般短暂。回首往昔的游历,愁绪难以释怀。
作者介绍:郑兰孙,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归乡之际,借助月光的照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游历的回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游子情感的共鸣。
这首《转应词》通过简单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故乡的思念之情。开头的“明月”仿佛在诉说着游子的孤独与惆怅,月光似乎成了诗人心灵的寄托。扁舟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游子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宁静和归属的渴望。
“惆怅天涯隙驹”一句中,诗人用“隙驹”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展示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惆怅与忧愁的情绪中,诗人回首往昔的游历,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失落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渲染,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明月与小舟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隙驹”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郑兰孙的《转应词》更多地融入了游子的个人经历与时间感,情感层次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