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5:37
秋风呜咽,正开帘处,徙倚人怯。
深云渐涌天际,又惊雷起,凉尘吹叠。
远树萧萧弄晚,更寒响凄切。
恁黯黯飞雨如潮,不见当楼旧明月。
河东一往何堪说?算者回信息应长绝。
无那转思前事,愁病里怎禁摧别?
早遣柔肠,回向而今好共摧折。
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
秋风呜咽,正好在打开帘子的地方,靠着身子让人感到怯意。
深厚的云层渐渐在天际涌来,又惊动了雷声,凉风吹来一层层尘土。
远处的树木在傍晚的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凄凉的声音。
如此黯淡的雨水如潮水般倾泻而下,看不见楼台上的旧明月。
河东的离别为何难以诉说?算起来,彼此的消息恐怕已长久绝断。
无奈转眼想起往事,愁苦和病痛如何能忍受离别?
早已让柔情肠断,想回到现在好共悲伤。
但这去往何处才能归魂,碧绿的草地上空凝结着鲜血。
袁克文(?-?),字惟贞,号白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戊辰年(1798年),七月十七日,正值深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风、雷雨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雨淋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怀念。开篇以“秋风呜咽”引入,风声如泣如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描述了深厚的云层和突如其来的雷声,突显了天气的变化和内心的焦虑。诗中“远树萧萧弄晚”的意象,传达了时光流逝和孤独感。
在描写雨水如潮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旧时明月的怀念,象征着美好回忆的逝去。之后,提到“河东一往何堪说”,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断裂。最后,诗句“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无处归的迷茫和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凄美与人心的孤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秋风呜咽,正开帘处,徙倚人怯。
诗人描述了秋风的悲泣声,正值打开帘幕的时刻,令人感到害怕和不安。
深云渐涌天际,又惊雷起,凉尘吹叠。
浓厚的云层渐渐在天空边际聚集,伴随着雷声的轰鸣,凉爽的尘土随风而来。
远树萧萧弄晚,更寒响凄切。
远处的树木在傍晚的微风中摇曳,发出凄凉的声音,增添了寒意。
恁黯黯飞雨如潮,不见当楼旧明月。
雨水如潮水般倾泻而下,难以见到楼台上曾经的明月,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河东一往何堪说?算者回信息应长绝。
对于河东的离别,诗人感到无奈,彼此的消息恐怕已经断绝。
无那转思前事,愁病里怎禁摧别?
无奈中回忆往事,愁苦和病痛如何能忍受离别的折磨。
早遣柔肠,回向而今好共摧折。
早已让柔情肠断,想要回到现在与爱人共同承受悲伤。
但此去何地归魂,碧草空凝血。
然而这去往何处才能归魂,碧绿的草地上空凝结着鲜血,表达了无处归属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与离别的痛苦,透过自然景象展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折射出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秋风呜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在整首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碧草空凝血”中“凝血”主要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