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4:46
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作者:汪梦斗 〔宋代〕
满目飞明镜。忆年时呼朋楼上,畅怀觞咏。
圆到今宵依前好,诗酒不成佳兴。
身恰在燕台天近。一段凄凉心中事,被秋光照破无余蕴。
却不是,诉贫病。宫庭花草坦幽径。
想夜深女墙还有,过来蟾影。
千古词人伤情处,旧说石城形胜。
今又说断桥风韵。
客里婵娟都相似,只后朝不见潮来信。
且喜得,四边静。
目之所及,都是明亮的月光。回想当年在楼上与朋友们欢聚,畅饮作诗。
今晚的月亮依旧明亮,但诗酒却无法唤起我心中的兴致。
我正处在燕台,天色渐近黄昏。内心的凄凉情感,仿佛被秋光照亮,没有一丝隐秘。
这不是在诉说贫病交加的苦楚。宫廷中的花草,静静地生长在幽静的小径上。
想必夜深时,女墙上仍然有那轮明月的影子。
千古以来,词人们在伤感之处吟唱,往昔的石城美景,也曾被歌颂。
今天又提起断桥的风韵。
在客中看到的月亮都是相似的,只可惜第二天早晨见不到潮水带来的消息。
庆幸的是,四周一片宁静。
汪梦斗,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此词作于中秋月夕之时,表达了作者对往昔与朋友欢聚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状的感慨与孤独的情怀。
《金缕曲》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反映了词人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孤独心境的感受。开头以“满目飞明镜”引入,营造出一种明亮却又孤寂的气氛,接着通过对“呼朋楼上”的回忆,勾起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失落感。词中“身恰在燕台天近”一句,突出了词人身处的孤独感,与往日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诗意的发展,词人逐渐深入内心,揭示出心中隐秘的悲哀与忧愁,强调“被秋光照破无余蕴”,仿佛一切都在月光下显露无遗。通过对“宫庭花草”和“女墙蟾影”的描写,词人再次将读者带入夜深的宁静之中,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无奈。
最后以“且喜得,四边静”收尾,带有一种释然与淡然的情绪,虽然孤独却仍能享受此刻的宁静。整首词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思,令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描绘月光与夜景,抒发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孤独现状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满目飞明镜”是指什么?
A. 明亮的天空
B. 明亮的月光
C. 明亮的河流
填空题:词人怀念的主要场景是在__楼上。
判断题:诗中提到“且喜得,四边静”表示词人对周围环境感到烦躁。(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