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0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07:13
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曾经听说圣明的君主得到了贤能的臣子,三次接见就能让整个国家如春天般温暖。 在月光洒满宫墙的斋戒沐浴之夜,清雅的吟咏和应答,还有谁能比得上呢?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丽,多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休假日,看到中书相公在禁省中斋戒沐浴,有感而发,寄赠之作。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具体年代不详。诗人在休假日,看到中书相公在禁省中斋戒沐浴,感受到圣主与贤臣的和谐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给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写下这首诗以寄赠。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圣主与贤臣关系的赞美。首句“尝闻圣主得贤臣”,直接点明主题,强调贤臣对国家的重要性。第二句“三接能令四海春”,用“四海春”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贤臣带来的国家繁荣景象。后两句“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则通过描绘斋戒沐浴之夜的宁静和清雅,暗示了贤臣的高尚品质和清廉作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贤臣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贤臣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贤臣的高尚品质和清廉作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贤臣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诗中“四海春”比喻什么? A. 国家充满生机和温暖 B. 春天的景色 C. 四海的风景 D. 四季的变化
诗中“清吟属和更何人”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贤臣的敬仰 B. 诗人对自己的赞美 C. 诗人对夜晚的喜爱 D. 诗人对清吟的喜爱
诗中“三接能令四海春”中的“三接”指的是什么? A. 三次接见 B. 三次会议 C. 三次旅行 D. 三次斋戒
答案:1. A 2. A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