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永丰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阴忽著花七出而无鄂色》

时间: 2025-07-29 07:34:18

诗句

谢君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

我欲将诗道其事,却防流咏入京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34:18

原文展示:

永丰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阴忽著花七出而无鄂色 谢君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我欲将诗道其事,却防流咏入京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谢君你为官清廉如水,神灵在祠堂前吐出无鄂的花。我想要用诗来表达这件事,却又担心这首诗流传到京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谢君: 指诗中的某位官员,君是对男子的尊称。
  • 清如水: 形容为官清廉,不受贿赂。
  • 神吐: 比喻神奇的现象,这里指梅花突然开花。
  • 不鄂花: 指梅花没有花萼的颜色,鄂即花萼。
  • 流咏: 流传的诗作。

典故解析:

  • 无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永丰县尉任职期间,看到神祠前的梅花在成荫之后突然开花,且花朵无花萼的颜色,感到神奇,因此作诗记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清廉的官员和神祠前梅花的奇异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廉政治的赞赏和对自然奇观的惊奇。诗中“谢君为吏清如水”一句,直接赞美了官员的廉洁,而“神吐祠前不鄂花”则通过寓言的方式,暗示了清廉政治带来的神奇效应。诗人欲将这一奇事写成诗,但又担心诗作流传到京城,这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敏感和对诗歌影响力的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谢君为吏清如水”,直接赞美了官员的清廉,用水来比喻清廉,形象生动。
  • 第二句“神吐祠前不鄂花”,用“神吐”来形容梅花的奇异,增加了神秘感,“不鄂花”则强调了梅花的特殊。
  • 第三句“我欲将诗道其事”,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来记录这一奇事的愿望。
  • 第四句“却防流咏入京华”,反映了诗人对诗歌流传的担忧,担心诗作影响到政治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 “清如水”比喻官员的清廉。
  • 拟人: “神吐”赋予梅花以生命和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清廉政治和记录自然奇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影响力的认识和对政治环境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如水: 清廉的官员。
  • 神吐: 神秘的梅花。
  • 不鄂花: 特殊的梅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如水”比喻的是什么? A. 官员的清廉 B. 水的清澈 C. 官员的能力 D. 水的流动 答案: A

  2. “神吐祠前不鄂花”中的“不鄂花”指的是什么? A. 没有花萼的梅花 B. 没有颜色的梅花 C. 没有香味的梅花 D. 没有形状的梅花 答案: A

  3. 诗人为什么担心诗作流传到京城? A. 担心诗作不被接受 B. 担心诗作影响政治环境 C. 担心诗作失去原创性 D. 担心诗作被误解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怀旧表达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写梅花来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这首诗都涉及对清廉政治的赞美,但苏轼的诗更多是怀旧和感慨,而赵蕃的诗则更直接地赞美了清廉官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绝句 春游二首 其一 春游曲二首 其二 春游四首 其一 春游四首 其三 春游 春游 春游三首 其二 春游四首 其二 春游尚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春的成语 轩冕相袭 提土旁的字 迁延观望 将恐将惧 包含讹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树欲息而风不停 竖心旁的字 朝不谋夕 龜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戴目倾耳 里谈巷议 包含要的词语有哪些 野市 一锅面 纳士招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