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54
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
润通瓜蔓水,寒透木绵衣。
大泽龙蛇远,空林鸟雀稀。
山翁多甲子,杖屦候芳菲。
春雨轻轻地覆盖了柴门,春天的力量还不算强烈。
细雨滋润了瓜蔓,寒气透过了棉衣。
远处的大泽上,龙蛇游弋,空旷的森林中鸟雀稀少。
山里的老人经历了很多个春秋,手杖和草鞋在等待着花香四溢的季节。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明确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描绘,表现了春雨的温柔与生命的复苏,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之,号升庵,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春雨》写于春季,通过春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春天复苏的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春雨》是一首描绘春天雨水的佳作,诗中采用了细腻的笔触与生动的意象,将春雨的温柔与大自然的复苏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春雨掩柴扉”,以雨水覆盖柴门的细节,传达了春雨的柔和与细腻,似乎在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悄然来临。接下来的“勾芒力尚微”,则暗示着春天气息的初始,力量尚未完全显现,给人一种期待的感觉。后面的“润通瓜蔓水,寒透木绵衣”将春雨的滋润与寒气的交织描绘得恰到好处,生动展现了春季的特征。
诗的后半部分“山翁多甲子,杖屦候芳菲”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哲理的深度,山中的老人经历了无数的春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让人感受到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全诗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生机,同时借助山翁的形象,反映了时间与生命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思。
《春雨》的作者是谁?
“寒透木绵衣”中“寒”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山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