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彦通侍御秋斋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7:07:50

诗句

北斗临茅宇,西山出蕙楼。

凉风吹玉树,明月下金丘。

歌对梧桐语,辞因丛桂留。

高人耽吏隐,不是采真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50

原文展示:

北斗临茅宇,西山出蕙楼。
凉风吹玉树,明月下金丘。
歌对梧桐语,辞因丛桂留。
高人耽吏隐,不是采真游。

白话文翻译:

北斗星悬挂在茅草房的上空,西山上矗立着蕙草楼。凉风吹拂着玉树,明月照耀着金色的山丘。歌声和梧桐的低语相对,辞章因丛桂的芬芳而停留。高洁的人钟情于隐居,并非是为了追求真理的游历。

注释:

  • 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代用于导航和指引方向的星座。
  • 茅宇: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清贫和隐逸的生活。
  • 西山:西边的山,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的归宿或隐逸之地。
  • 凉风:代表秋天的清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玉树:象征美好的事物,常与美丽的景色相联系。
  • 明月:象征清明与纯洁,通常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 歌对:指在歌声中相应的对话或呼应。
  • 高人:指志向高远的人,通常指隐士或道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文及书法。他是明代“江南四大家”之一,因其诗歌清新高远、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的推崇。杨慎生于动荡的时代,政治环境复杂,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周彦通侍御秋斋 其一》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杨慎以此诗歌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新自然的赞美。诗中透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清冷和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北斗”和“西山”将视野引向辽阔的天空与大地,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凉风”和“明月”的出现,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带来了秋日的清爽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的“歌对梧桐语,辞因丛桂留”,则通过音乐与植物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诗意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而最后两句则引入了高人隐士的概念,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加深邃,体现了杨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斗临茅宇:北斗星高悬在茅屋的上方,表现出诗人身处自然环境中的宁静。
  2. 西山出蕙楼:西山上的蕙草楼,象征着隐逸的理想境地,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3. 凉风吹玉树:秋风吹拂着美丽的玉树,渲染了自然的清新与诗人的惬意。
  4. 明月下金丘:明月照耀着金色的山丘,映射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景。
  5. 歌对梧桐语:歌声与梧桐的低语形成对话,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6. 辞因丛桂留:由于丛桂的芬芳,诗人留恋于此,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7. 高人耽吏隐:高洁的人沉迷于隐居生活,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8. 不是采真游:并非追求真理的游历,而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心灵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风吹玉树”,将风与树的互动比喻成一种生命的交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歌对梧桐语”,将自然元素赋予人的特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与和谐美,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思想境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斗:象征方向与理想,常被视为追求的目标。
  • 凉风:象征清新与宁静,带来内心的安定。
  • 明月:象征纯洁与明亮,代表着理想与希望。
  • 高人:象征追求真理与理想的隐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斗”指的是哪个星座?

    • A. 北斗七星
    • B. 南斗六星
    • C. 天狼星
    • D. 朱雀星
  2. 诗人使用了哪个意象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A. 明月
    • B. 西山
    • C. 高人
    • D. 凉风
  3. 诗中提到的“歌对梧桐语”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与人的和谐
    • B.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C. 对世俗的嘲讽
    • D. 对音乐的热爱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杨慎与王维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杨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与内心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射树坪 雪山院 煮茗台 游南山 雪山院 熙熙亭 临清龛 寒翠亭 根辋岩 定光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到处碰壁 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胡子工程 包含滂的词语有哪些 人多嘴杂 为人捉刀 矢字旁的字 蚂蟥钉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老很 包含揖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通天本领 构堂 尢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