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2:05
古来无此战争功,日日戈船卷海风。一遇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
自古以来,这里并没有如此辉煌的战争功绩,日复一日,战船在海上翻卷着风浪。只要一遇到灵鳌(传说中的神鸟)睁开了睡眼,六朝的辉煌就化为乌有,九江的景象也变得空荡荡的。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风格多用典雅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借古喻今,反映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金陵怀古》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及其成就的深刻反思。诗开头直言“古来无此战争功”,用否定句式直接引入主题,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的战争功绩是难以持久的。接下来的“日日戈船卷海风”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给读者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揭示了战争如浪潮般的无情与不可逆转。
最后两句“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灵鳌的醒来象征着新的变革,而六朝的消逝则昭示着历史的流逝和繁华的消亡。诗人通过这种意象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境深远,运用典故与意象相结合,构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探讨了历史的无常与繁华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变化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灵鳌”象征什么?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六朝灰尽”说明了什么?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李洞更侧重于战争与历史的反思,王之涣则更关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