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4:07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蜀地的高卧时光,寄情于自然与文学。邻近的和尚在寒竹旁照看,宿鸟在秋池中轻动。帝王吟诵《嘉莲表》,人们吟咏着关于宝剑的诗篇。石渠的月光已断,画角的乐声在江边吹拂。诗人悠闲地走出,看到金色的勒带,眼前飞过一只白鹭。诗人心怀公正之心,对外国事务发表见解,受到两朝的重视。静谧的藓苔在窗前投出斜影,孤独的窗户中传来锡树的声响。兴致在幽静的松雪中显现,心中的苦楚如同砚台上的冰块。手杖轻敲虫声,走过门口马儿的脚步显得迟缓。时光在漏壶中慢慢流逝,日落时大名在天际显现。平坦的沙滩上雕刻着痕迹,仙山的景象让狖猿窥探。数声金口出言,死去后也无愧于丘墟。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蜀地的高卧时光,心中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表达了对公正、理想政治的追求。
李洞的《感知上刑部郑侍郎》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的诗。整首诗以“蜀都高卧”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过程。诗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景象,如寒竹、秋池、白鹭,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对文学和政治的关注也贯穿其中,尤其是“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表达了对文化和理想的向往。诗歌的最后几句,诗人以“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作结,强调了对真理和公正的坚定立场,令人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李洞以清新流畅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李洞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公正、理想政治的追求,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社会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都”指的是哪个地区?
“帝诵嘉莲表”中的“嘉莲表”指的是?
诗中“白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