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54
四十二间廓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
三旬禁足持僧戒,终日看书养道心。
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
一尘不到炉烟静,自向空寮续近吟。
在这四十二间空旷的僧房中,我是个旅客,不知春天已悄然降临柳树边。三旬禁足,我遵守僧侣的戒律,整日埋头读书,修养我的道心。草地上露水浸湿,野鹿在云影下安然入睡,微风拂动树枝,月光下幽鸟啼鸣。一丝尘埃无法侵扰这炉烟的宁静,我自会在这空寮中继续吟唱。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僧侣的生活和自然景象,展现了道教或佛教的修行生活,反映出一种清幽的修道情怀。
作者介绍:叶茵,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修行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一个寂静的夜晚,或是描述诗人自己在僧房中修行的生活,体现了对清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僧房夜坐》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客”字引出,表明诗人身处此地是暂时的,带有一种漂泊的情怀。接着通过“春向柳边深”的描写,暗示春天的到来,却又因禁足而无法亲历其美,形成一种失落感。
而后,通过对僧侣生活的描绘,诗人将禁足与读书结合,强调了通过内心的修行来感悟道理的过程。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中,露草、野鹿、幽禽的出现,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又和谐,体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一句“一尘不到炉烟静,自向空寮续近吟”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在这种清净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与创作的灵感,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超然,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高洁的修道理念和诗人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体现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修行的心态,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道德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禁足”是指:
A. 禁止出门
B. 禁止饮酒
C. 禁止读书
D. 禁止交友
诗中“露草带云”描绘的是:
A. 夜晚的星空
B. 清晨的草地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世的留恋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D.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