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5:45
石面层滩似虎牢,盘涡束峡见周遭。
背城二水合流远,隔岸五峰相对高。
神阙紫烟栖鹳雀,浮梁白日偃鲸鳌。
来游最爱西洲上,千树东风散碧桃。
这首诗描绘了郁孤台的壮丽景色。首先,台前的石面和滩涂如同老虎的牢笼,周围的水流在峡谷中盘旋。背对着城池,两条河流在远处汇合,隔着岸边五座山峰高耸并立。神阙上升起紫色烟雾,栖息着鹳雀;阳光照耀下的浮梁如同海中的鲸和鳌。来此游玩,最喜欢西洲上的景色,成千上万的桃树在春风中绽放,散发出淡淡的碧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神阙”通常指代道教的神仙居所,寓意高洁和安宁。诗中提到的鹳雀和鲸鳌,则分别象征着自然的生灵与神秘的力量,结合了现实与幻想的意境。
作者介绍: 刘崧,明代诗人,精通诗文,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笔力遒劲。
创作背景: 《登郁孤台》创作于作者游览郁孤台时,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郁孤台是一个风景名胜,象征着人的孤独与追求。
这首诗以郁孤台为背景,展示了宏伟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通过“石面层滩似虎牢”的比喻,突显出自然景观的雄伟与险峻。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将视野扩展至远处的河流和高峰,描绘出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特别是“神阙紫烟栖鹳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神秘的元素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来游最爱西洲上,千树东风散碧桃”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特定景致的偏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这种转折使得整首诗既具自然描绘的宏伟,又不失个人情感的细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面层滩似虎牢”中的“虎牢”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神阙”是指什么?
诗中“千树东风散碧桃”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高远的视野和壮志。刘崧的《登郁孤台》则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