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59
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杂的逃避。诗中提到,蛮族的触犯没有休止,像是无尽的骚扰,而自己却在这片宁静的山居中,感受着与世隔绝的清新。抚摸松树并不是已经结束的事情,采摘菊花也未必能让人心境悠然自得。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名于世,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作品多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该诗创作于杨万里隐居于山林之时,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外界烦扰的抵制。诗的开头“蛮触无休日”,直入主题,表明外界的骚扰是常态,仿佛无时无刻不在侵扰着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菟裘有别天”,则用“菟裘”这一意象,表现出一份与世隔绝的安逸与清新,捕捉到了一种自然和人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诗人通过抚松和采菊这两种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但又隐含着一种无奈,抚松未必是结束,采菊也未必能让心情悠然。这样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令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思人世间的喧嚣与纷乱。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哲理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纷扰的厌倦。诗中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扰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蛮触无休日”中“蛮触”指的是什么?
A. 外界的骚扰
B. 内心的烦恼
C. 自然的美好
D. 生活的琐事
“抚松非已矣”的意思是什么?
A. 抚摸松树已经结束
B. 抚摸松树还未结束
C. 松树已无意义
D. 松树需要照顾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自然生活
C. 繁华世界
D. 军事生活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这两首诗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