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0:54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
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在摇落的空旷树林中度过的夜晚,河阳的景象已经显现出来。未曾告别公府的步伐,心中却已经结下了对远山的深情。高高的柳树在风中摇摆不定,清冷的泉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袁公此时正躺在雪中,尺素(短笺)和柴荆(柴火与荆条)一起寄托了我的情意。
“袁公方卧雪”中的袁公,或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袁枚,他在雪中酣睡的形象,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清冷的心境。这种意象在古代文人中常见,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皇甫曾,唐代诗人,字君平,号天穷,晚年隐居于山林,以其清新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写于秋夜,正值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之时。诗中虽然有对官场生活的隐约不满,但更表现出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是一首富有秋意的抒情诗,透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与思乡的情愫。诗的开头通过“摇落空林夜”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孤独的夜晚,空林的摇落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隐喻,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河阳兴已生”则引入了自然的生机,暗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尽管周围环境冷清,但内心的热情未减。接下来的“未辞公府步”,表达出诗人与官场生活的割舍之情,他虽未正式告别,却已经心向远方,显示了他对自然、对山水的向往。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中,柳树在风中摇曳,寒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二者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雅的意境。这一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高洁。
最后一句“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则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通过书信寄托于自然之中。诗人在冷清的夜晚,想念着袁公,情感真挚且隽永,展现了唐代文人间的深厚友情。
整首诗在清冷的秋夜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哲思,具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友谊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向往自由的情感。诗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希望,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袁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描写的夜晚给人一种__的感觉。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热爱。(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