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21
高祖斩蛇图
唐寅 〔明代〕
真人受命整干枢,
失鹿狂秦不足诛。
四海横行无立草,
妖蛇那得阻前驱。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汉高祖刘邦受命治理天下,面对强敌秦国的狂妄态度,表达了他在动乱中要斩断妖蛇、消灭敌人的决心。四海之内,霸权横行,连一点草木都无法立足,妖蛇又如何能阻挡自己的前进?
这首诗提到的“斩蛇”典故来源于刘邦的历史故事。刘邦在起义之前曾遭遇蛇的阻碍,象征着强敌的压迫。最终他斩蛇而去,象征着他对敌人的决心与勇气。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才华横溢,风格独特。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兼具风趣和哲理。
该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刘邦建立汉朝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刘邦的故事,表达了对权力与正义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反映了历史的转折与英雄的决心。开头的“真人受命整干枢”展现了刘邦作为天命之子的责任。接下来的“失鹿狂秦不足诛”则暗示了秦国的残暴和刘邦的无奈,体现了历史的悲剧性。全诗中“妖蛇”这一意象鲜明,象征着压迫与敌人,表明刘邦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有英雄的豪情,充分展现了唐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正义与勇气的价值,表达了对强权的挑战和对英雄精神的赞美。
诗中“真人”指的是谁?
“妖蛇”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失鹿”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