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画廿四首》

时间: 2025-05-07 00:57:13

诗句

绿阴清画白猿啼,三峡桥边路欲迷。

赖得泉声引归路,泉声鸣咽路高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7:13

原文展示

绿阴清画白猿啼,
三峡桥边路欲迷。
赖得泉声引归路,
泉声鸣咽路高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绿色的树阴下,白猿啼叫,三峡的桥边,路途似乎迷失在了迷雾中。幸好有泉水的声音引导着我回家的路,泉水声时高时低,宛如在轻声啜泣。

注释

  • 绿阴:指树木繁茂所形成的阴影。
  • 清画:形容景色清新如画。
  • 白猿:白色的猿猴,象征自然的生灵。
  • 三峡:指长江三峡,著名的自然景观。
  • 路欲迷:路途好像迷失了方向。
  • 赖得:依靠、仰仗。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 鸣咽:发出微弱的啼鸣,形容泉水声的细腻。

典故解析

“三峡”是指长江中的三段峡谷,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对此地的描绘和赞美。唐寅在诗中提到三峡,显示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也可能暗示着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晚号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游历山水之时,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迷惘,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声响的敏感和对归属感的追寻。

诗歌鉴赏

唐寅的这首《题画廿四首》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内心的迷茫。首句“绿阴清画白猿啼”通过“绿阴”与“清画”的结合,展现出一个夏日的静谧场景,白猿的啼叫更为这一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接着“路欲迷”则引入了诗人的情感冲突,迷失的路途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与孤独感。然而,泉水的声音给予了他回归的方向,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引导,更显示了他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音乐感强烈,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阴清画白猿啼: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场景,色彩鲜明,猿啼声响,增添生动感。
  2. 三峡桥边路欲迷:转折中的迷失,暗示对前路的茫然与不安。
  3. 赖得泉声引归路:泉水的声音成为指引,象征希望与归属感。
  4. 泉声鸣咽路高低:泉声如啜泣,显示出大自然的细腻与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声比作啜泣,传达出一种柔情与哀愁。
  • 对仗:如“路欲迷”与“引归路”,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泉声“鸣咽”,赋予自然声音以情感,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现了在迷茫中寻求归属与希望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宁静与生命的繁茂。
  • 白猿:代表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
  • 泉声:引导与慰藉,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绿阴清画白猿啼”中的“绿阴”指的是什么?

    • A. 白猿
    • B. 树木的阴影
    • C.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泉声”象征着什么?

    • A. 迷失
    • B. 归属与希望
    • C. 生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唐寅与王维的山水诗都融入了自然元素,但唐寅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哲理与宁静的境界。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处理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醉醒一首 病起五首 春日二首 田舍二首 送仲晦国录赴康州二首 其二 又和后九首 出城二绝 答王与立上舍 丙辰元日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守瘗 整年累月 苦难 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襟江带湖 耕童 华衮之赠 匸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鬲字旁的字 锦营花阵 飞字旁的字 奇形怪状 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移俗变 就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