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2:35
黄海歌
作者: 王摅 〔清代〕
我所居兮在海滨,未登高丘望远海。
行入深山尽是山,银台金阙瞻安在?
昨投汤院雨翻盆,电激雷轰众壑奔。
兹山雨后当铺海,旋因观海登天门。
天门削成去天尺,历尽危梯上绝壁。
弥勒龛中一宿留,晓起白云千里积。
非烟非雾铺虚空,时为车盖时为龙。
诸峰没趾渐及顶,初由肤寸弥寰中。
天吴仿佛舞其下,万里无际连苍穹。
是时罡风吹蓬蓬,听如击鼓冯夷宫。
更疑射蛟海水赤,一轮照曜扶桑东。
须臾解駮浪纹静,玉池开放千芙蓉。
人间万事皆桑田,惟斯亘古无变迁。
尘寰局蹐真可怜,胡弗蹈海如鲁连。
三山驱走置眼前,对之欲往心悠然。
长愿采药山中眠,朝朝来往蓬莱巅。
帝乡未遂平生志,从此浮槎天汉边。
我居住在海边,未曾登上高丘远望大海。
深入深山,四周尽是高山,银台金阙又在哪里呢?
昨晚在汤院里,雨水翻滚如盆,电光闪烁雷声轰鸣。
此时山雨过后,海面波平如镜,便因观海登上天门。
天门削成直上天的梯子,我艰难攀登这绝壁。
在弥勒龛中留宿一夜,清晨醒来,白云千里飘荡。
这不是烟雾,是虚空中的景象,时而如车盖,时而似龙。
诸峰逐渐没入云海,最初只是一寸之遥。
天吴似乎在舞动,万里无际连着苍穹。
此时劲风吹来,声如击鼓在冯夷宫。
更疑似射蛟,海水泛红,一轮明月照耀扶桑东。
转瞬之间波浪平静,玉池中千朵芙蓉盛开。
人世间万事皆如桑田,唯有此地亘古不变。
尘世的局促真让人可怜,何不在海中如鲁连一般自在?
三山如今就在眼前,想要前往时心中悠然。
长愿在山中采药安眠,日日往来于蓬莱巅。
帝乡未遂平生志愿,从此漂浮于天汉之边。
作者介绍:王摅,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豪放派诗风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摅游历海滨和高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黄海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诗作,展现出作者对山海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海滨与高山的壮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我所居兮在海滨”引入,表现出他对居住环境的自豪感,随后通过“未登高丘望远海”表达出一种渴望,渴望通过更高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广阔的自然。
诗中有多处描绘天气变化与自然景观,如“昨投汤院雨翻盆,电激雷轰众壑奔”,通过雷电交加的描写,增强了自然的力量感,同时也暗示了人内心的不安与对未来的迷茫。接着,诗人通过对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特别是“人间万事皆桑田,惟斯亘古无变迁”一联,充满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最后以“长愿采药山中眠”结束,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呼应,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世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理与美感的结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台金阙”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人间万事皆桑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王摅的《黄海歌》更注重对自然力量的描绘,而王维则着重于宁静与内心的和谐。两者都是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