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51:17
疏影 帘
作者: 赵熙 〔清代〕
千丝透篾。逗小风隐隐,湘水如活。
隔断秋光,珠箔银屏,贫家个里无别。
看书密坐留香久,听点屐红三折。
只片时不放驼钩,便积满窗黄叶。
花外阿侬住处,素纱淡淡影,人更清绝。
莫认疑城,百子裙边,亸地分明仙蝶。
门外客到鹦哥唤,乍一笑玉纤亲揭。
等夜深丫角张琴,引入玲珑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宁静场景。细雨如丝地透过竹帘,微风轻拂,水面如生。秋光被珠帘和银屏隔断,贫寒的家中没有多余的装饰。坐在书桌前,读书的时光留下了淡淡的香气,听着红色木屐在地上轻轻的敲击声。转瞬间,如果不将驼钩放下,窗边便满是飘落的黄叶。花丛外,女子的住处,轻纱如影,人显得愈发清丽。不要误认那是城中女子,裙边如百子,仿佛仙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门外客人到来,鹦鹉鸣叫,一声笑声如玉指轻轻拨动。等到夜深人静,丫鬟在一角拉起琴弦,引入玲珑的秋月。
赵熙,清代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画及花鸟画。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雅致,常蕴含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
《疏影 帘》是赵熙在某个宁静的秋日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清新自然的向往。诗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清代的士人生活往往追求闲适与宁静,诗中所描绘的恰好反映了这种生活态度。
《疏影 帘》是赵熙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以“千丝透篾”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细雨透过竹帘,微风轻拂,带来一种清新而幽远的感觉。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珠箔银屏”代表了清雅的居所,而“黄叶”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生活中的点滴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看书密坐留香久”一句中,表现了书香氤氲的氛围,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静谧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花外阿侬住处”,则将视线转向了窗外的女子,增添了几分情感的细腻与柔和。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错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深远的思考,尤其在描写夜深人静时,丫鬟拉琴的情景,更是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赵熙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体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千丝透篾”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细雨透过竹帘
B. 微风轻拂
C. 春花盛开
“花外阿侬住处”中的“阿侬”指的是:
A. 男子
B. 女子
C. 动物
诗中提到的“百子裙边”,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美丽的女子
C. 自然的景色
《静夜思》与《疏影 帘》同是描绘宁静的场景,但前者多了对乡愁的表达,而后者则更侧重于细腻的生活细节与自然的和谐。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疏影 帘》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