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时间: 2025-05-04 00:22:21

诗句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21

原文展示: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话文翻译:

在黑暗的夜空中,雁群飞得很高,单于(匈奴的统帅)在夜里逃跑了。
想要驱赶轻骑兵追赶,结果大雪已覆盖了弓箭和刀具。

注释:

  • 月黑:指的是夜晚,月亮被云遮住,显得很黑暗。
  • 雁飞高:大雁在高空飞翔,暗示着孤独和远离。
  • 单于:古代匈奴的统帅,象征敌人。
  • 夜遁逃:在夜晚悄悄逃跑。
  • 轻骑逐:轻骑兵追击敌人。
  • 大雪满弓刀:大雪覆盖了武器,表示天气恶劣,追击困难。

典故解析:

“单于”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常常与汉朝有战争。在这里,单于的逃跑象征着敌人的失败和汉朝的胜利。诗中提到的“雁”常被视为远行和孤独的象征,暗示着战斗的严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战争及边塞生活,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场的情景,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边塞生活的感受。

诗歌鉴赏: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是一首描绘边塞战斗情景的诗。诗的开头“月黑雁飞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冷清的夜晚,夜空中雁群高飞,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这个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忧虑,仿佛在预示着前方的危险。

接下来的“单于夜遁逃”,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性和敌人的恐慌。单于的逃跑意味着战斗的胜利,但诗人并没有在此止步,而是转向“欲将轻骑逐”,显示出追击敌人的决心和勇气。然而,接下来的“大雪满弓刀”则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战斗的影响,暴风雪的来临使得追击变得艰难,这不仅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人力对自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自然威力的敬畏。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节奏,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孤独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战士们在边疆的艰辛与不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黑雁飞高:夜空昏暗,天边的雁群飞得很高,暗示孤独和凶险的环境。
  2. 单于夜遁逃:敌方首领在夜色中逃走,显示出敌人的败退。
  3. 欲将轻骑逐:想要用轻骑兵追赶敌人,表现出战士们的勇敢和决心。
  4. 大雪满弓刀:大雪覆盖了武器,暗示追击受阻,突显战斗的艰难。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各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雁、雪、弓刀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战斗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士兵们勇敢追击敌人、捍卫家国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人与自然的对抗。

意象分析:

  • 月黑:象征着恐惧和不安的氛围。
  • :代表孤独、远行和凶险。
  • 单于:象征敌人,暗示战争的对抗。
  • 大雪:代表自然的严酷,影响战斗的进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黑雁飞高”所描绘的环境是什么?

    • A. 明亮的白天
    • B. 黑暗的夜晚
    • C. 晴朗的黄昏
  2. “单于夜遁逃”中的“单于”指的是谁?

    • A. 汉朝的将军
    • B. 匈奴的统帅
    • C. 一个普通士兵
  3. 大雪覆盖了什么?

    • A. 战士的身躯
    • B. 弓刀
    • C. 牲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斗情景,但更注重表现战士的豪情壮志。
  • 高适的《别董大》则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展现出更为柔和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

相关查询

对雪二首再用前韵 和刘春卿夏日闵旱次韵 盆池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其二 朝中措(董令升待制生日) 题苦竹寺海棠洞三首 题大善寺 次韵张文伯喜雨 和张文伯洞庭柑 题黄梅驿舍壁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干旄 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味如鸡肋 口多食寡 鸟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章的词语有哪些 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请会 汇水 隐远 私智小慧 鲍鱼之次 谷字旁的字 虎冠之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