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52
次寿邓郎中母韵二首 其二
秋霜劲节自年年,
谁似清门邓母贤。
半世成家遭感怆,
一生教子见超迁。
恩随紫诰来华屋,
春满红螺泛绣筵。
青简上头书次第,
香名留取古今全。
在秋霜严寒的节令里,每年如是,
谁能比得上邓母的贤良?
半辈子成家却遭遇惆怅,
一生教子却见证超迁。
恩德如同紫色的诰命降临华屋,
春光普照红螺泛起绣筵。
青简之上书写着次第,
香名永留古今之间。
薛瑄,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多关注家庭、伦理和个人情感,风格温婉而含蓄,常表现对母亲的深情和社会的思考。
此诗作于对邓郎中母亲的祝寿之际,表达了对母亲贤德的敬仰以及对子女教养的赞美,反映了社会对母亲角色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的德行和对子女的教导,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诗的开头以“秋霜劲节自年年”引入,营造了一种严肃而庄重的氛围,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以邓母为例,强调其贤良品德,表现出对她的深切敬仰。尤其是“半世成家遭感怆,一生教子见超迁”两句,表现了母亲在家庭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尽管生活有苦难,但她的教诲使得子女超越了自己,体现出教育的力量和母爱的深厚。后半部分通过对“紫诰”和“红螺”的描写,象征着母亲的恩德如同天赐的荣华,生活的富饶和精神的富足。最后以“青简上头书次第,香名留取古今全”收尾,表达了对母亲美名的不朽与传承,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精神。
整首诗体现出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探讨了母爱的伟大和教育的力量,同时反映了家庭伦理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邓母”代表什么?
A. 邓郎中的妻子
B. 邓郎中的母亲
C. 邓郎中的姐妹
答案:B
“恩随紫诰来华屋”中的“紫诰”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荣耀与恩惠
C. 教育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个人奋斗
B. 母爱的伟大与教育的力量
C. 社会变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