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26:41
《咏怀二首 其一》
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
未达善一身,得志行所为。
嗟余竟轗轲,将老逢艰危。
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
河雒化为血,公侯草间啼。
西京复陷没,翠盖蒙尘飞。
万姓悲赤子,两宫弃紫微。
倏忽向二纪,奸雄多是非。
本朝再树立,未及贞观时。
日给在军储,上官督有司。
高贤迫形势,岂暇相扶持。
疲苶苟怀策,栖屑无所施。
先王实罪己,愁痛正为兹。
岁月不我与,蹉跎病于斯。
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
齿发已自料,意深陈苦词。
人生中,男子最为重要,丈夫更是肩负重任。
若未能修身齐家,得志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感叹自己如同车辙中的人,年老时却遭遇艰难困苦。
外族的幼子逼迫着帝王的权杖,逆道而行的人也随之而归。
黄河的水流变成鲜血,公侯们在草间悲哭。
西京再次陷落,华丽的车盖蒙上了尘埃。
万民悲叹赤子之心,后宫的女子也抛弃了紫微星。
转瞬间已过了二十年,奸雄之间多是非。
如今的朝代重新树立,却不及贞观年间的盛世。
军储的日子在不断消耗,上官督促着官员们。
高尚的贤者被迫适应局势,哪里还有时间来互相扶持?
疲惫不堪却仍想谋划,身无处施展才华。
先王的罪过我都明白,愁苦正是因为这些。
岁月不待我,光阴在我身上徒然流逝。
夜里看丰城的气象,回首那蛟龙池。
年华已老,我心中充满了无奈的苦言。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其一生历经盛唐与衰唐,见证了国家的兴衰与民生的疾苦,作品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与人道主义精神。
《咏怀二首》是杜甫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作的诗,表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对贞观盛世的怀念与对当今局势的不满,情感真挚而沉重。
杜甫在《咏怀二首 其一》中通过对男性角色的强调,引入了对社会责任和命运的思考。他开篇即以“人生贵是男”言明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与重视,随即转向对自身及国家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他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在字里行间,杜甫表达了他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受。他通过“河雒化为血”与“万姓悲赤子”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对百姓的摧残,显示出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诸如“西京复陷没”暗指唐代的动乱,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痛心。后半部分,杜甫又提到“岁月不我与”,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无力,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与焦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字句间流露出杜甫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他作为“诗圣”的深邃思想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在动荡的背景下,诗人虽有高尚理想,却感受到现实的沉重压力,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选择题:杜甫在《咏怀二首 其一》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杜甫在诗中提到的“西京复陷没”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河雒化为血”暗示了战争的惨烈。(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