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桑子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5-07 06:12:46

诗句

宿酲初解琼钩上,晓色帘栊。

人意新嫞。

网户朝暾罨镜红。

镜奁双凤多情甚,总与春逢。

丽日妍风。

宛宛行云在碧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46

原文展示:

宿酲初解琼钩上,晓色帘栊。
人意新嫞。网户朝暾罨镜红。
镜奁双凤多情甚,总与春逢。
丽日妍风。宛宛行云在碧空。

白话文翻译:

宿醉刚刚消散,琼钩上轻轻摇曳,
晨光透过帘子,映出新的一天。
人们的心情焕然一新,网窗外晨光辉映着红色的镜子。
镜子里的双凤情意绵绵,总是和春天相逢。
明媚的阳光,柔和的微风,
轻盈的白云在碧空中悠悠飘荡。

注释:

  • 宿酲:宿醉,指前一晚饮酒过量后的状态。
  • 琼钩:指一种精美的钩子,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 晓色:晨光、晨曦。
  • 帘栊:窗帘和窗户。
  • :新鲜、芬芳的样子。
  • 网户:用网状物做的窗户,通常用于通风。
  • 朝暾:晨曦、朝阳。
  • 罨镜红:映照出红色的光景。
  • 镜奁:盛放镜子的盒子,象征美丽与珍贵。
  • 双凤:指两只凤凰,象征爱情与和谐美好。
  • 丽日妍风:美丽的阳光和温柔的风。
  • 宛宛:形容轻盈柔和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古典典故,但使用了“双凤”这一意象,常常用来象征美好、爱情和吉祥。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美丽、和平和幸福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1860-1922),字莹圭,号梅溪,晚号竹隐,江苏扬州人。赵尊岳是近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清新,常以自然景物、生活情趣为题材,对传统词风有着深刻的领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其二十四》展现了一幅清晨的美丽画面。诗的开头用“宿酲初解”引入,表现了诗人刚从醉梦中苏醒的状态,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暗示了生活的轻松与愉悦。接着通过“晓色帘栊”,描绘出晨光透过窗帘洒入室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人意新嫞”一句,点出人们因为清晨的到来而焕发出的新生气象,体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网户朝暾罨镜红”则通过窗外的红光映照,进一步增强了清晨的美感,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视觉冲击。

“镜奁双凤多情甚,总与春逢”,这两句中,双凤象征着爱情与美好,而春天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两句“丽日妍风。宛宛行云在碧空。”则以自然景色作结,描绘出春日的和煦,传达出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诗人的心情而欢愉。

整首诗情韵流畅,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酲初解琼钩上:描写了诗人刚刚从醉意中醒来,状态轻松愉悦。
  2. 晓色帘栊:晨光透过窗帘,营造出清晨的温暖气氛。
  3. 人意新嫞:描写人们的心情随着晨光而焕然一新。
  4. 网户朝暾罨镜红:窗外的晨光映照出红色的光影,展现出美丽的景象。
  5. 镜奁双凤多情甚:镜子里映出双凤,象征着深厚的情感。
  6. 总与春逢:双凤与春天相伴,象征着爱情与春天的美好结合。
  7. 丽日妍风:描绘阳光明媚,微风轻柔的春日气候。
  8. 宛宛行云在碧空:轻盈的白云在碧蓝的天空中悠然飘荡,营造出宁静的自然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双凤”比喻爱情,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丽日妍风”与“宛宛行云”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诗人在清晨的美景中,体验到了自然的生机与生活的乐趣,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晨光:象征着新生、希望和美好的开始。
  • 双凤:象征爱情与和谐美满。
  • 春天:象征生机、复苏与美好生活的期盼。
  • 行云: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宿酲”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清醒
    • B. 醉酒
    • C. 睡觉
    • D. 疲倦
  2. 诗中提到的“双凤”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权力
    • D. 学识
  3. “丽日妍风”中“妍”字的意思是?

    • A. 美丽
    • B. 温暖
    • C. 清新
    • D. 明亮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生的哲理和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文学的美学探讨》
  • 《赵尊岳词选》

相关查询

伤死奴 驿南铺不寐 诸将二首 其二 春日郊行有感 文殊院 金陵旧院 高适故里 宁海双松歌 观磨崖碑作 土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包含祆的词语有哪些 文帅 穴宝盖的字 采字头的字 龝字旁的字 无辜疳 包含觜的词语有哪些 管鲍分金 抱子弄孙 大题小作 烟火邻居 两箱 康庄大路 而字旁的字 学海无涯 数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