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15
宿云际偶题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谷雨都无十日间,
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
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
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
岁岁篮舆独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景象,已经过去十天,落花已经在草地上点缀成斑驳的景象。清晨的烟雾还未散去,屋顶上的树影若隐若现,春水已涨,仿佛要淹没远处的山峦。翠绿的树冠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坡显得沉重,而渔船在波涛中惊动,驶向前方的湾口。我认得那边的钟声,来自林边的小寺,而我每年都要乘坐篮舆独自前往。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渔舟,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谷雨时节,诗人借此时节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心中感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宿云际偶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快速流逝,落花的散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晓烟未放屋头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晨雾意境,使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柔和。随着“春涨欲浮天际山”的描写,春水的上涨似乎要将远方的山峦吞没,表现出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翠盖萦风沉远坂”,描绘了树冠在风中摇曳的动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而“渔舟惊浪落前湾”则引入了人类活动,渔舟在波涛中穿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的“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地的深厚感情,岁月流转但对家的思念永恒。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哲思,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谷雨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哪个时间?
“落红栖草已斑斑”中的“斑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篮舆”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