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云际偶题》

时间: 2025-05-06 02:44:15

诗句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15

原文展示:

宿云际偶题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谷雨都无十日间,
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
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
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
岁岁篮舆独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景象,已经过去十天,落花已经在草地上点缀成斑驳的景象。清晨的烟雾还未散去,屋顶上的树影若隐若现,春水已涨,仿佛要淹没远处的山峦。翠绿的树冠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坡显得沉重,而渔船在波涛中惊动,驶向前方的湾口。我认得那边的钟声,来自林边的小寺,而我每年都要乘坐篮舆独自前往。

注释:

  1.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19日-21日。
  2. 落红:指春天落下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3. 栖草:停留在草上的意思。
  4. 晓烟:早晨的烟雾。
  5. 春涨:春季水位上涨。
  6. 翠盖:指树木的树冠,绿意盎然。
  7. 篮舆:一种用竹子编成的轻便轿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渔舟,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谷雨时节,诗人借此时节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心中感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歌鉴赏:

《宿云际偶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快速流逝,落花的散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晓烟未放屋头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晨雾意境,使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柔和。随着“春涨欲浮天际山”的描写,春水的上涨似乎要将远方的山峦吞没,表现出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翠盖萦风沉远坂”,描绘了树冠在风中摇曳的动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而“渔舟惊浪落前湾”则引入了人类活动,渔舟在波涛中穿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的“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地的深厚感情,岁月流转但对家的思念永恒。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哲思,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谷雨都无十日间:谷雨节气已经过去了十天,暗示春天的时间飞逝。
    • 落红栖草已斑斑:落花在草地上,形成斑驳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
    • 晓烟未放屋头树:清晨的烟雾还未散去,树影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
    • 春涨欲浮天际山:春水上涨,似乎要将远处的山峦淹没,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 翠盖萦风沉远坂:树冠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坂显得安静而沉重。
    • 渔舟惊浪落前湾:渔船在波涛中穿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钟声认得林边寺:钟声来自林边的小寺,令人感到亲切熟悉。
    • 岁岁篮舆独往还:每年都独自乘坐篮舆前往,表达了对故地的思念。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散落的生命,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1. 谷雨:象征春天的结束,预示着夏天的到来。
  2. 落红:代表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3. 晓烟: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神秘,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4. 翠盖:树冠的绿意象征生机与希望。
  5. 渔舟:人类生活的象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谷雨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哪个时间?

    • A. 3月
    • B. 4月
    • C. 5月
  2. “落红栖草已斑斑”中的“斑斑”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的数量
    • B. 散落的状态
    • C. 颜色的鲜艳
  3. 诗中提到的“篮舆”是什么?

    • A. 一种船
    • B. 一种轿子
    •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子翚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关切。两者都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介绍。
  • 《古诗词鉴赏》——深入解析古诗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二十九 为梁冶湄题《柳村渔乐图》 满江红 其七 再用韵柬顾庵并呈荔裳 满江红 其九 岳坟次武穆原韵 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 满江红 从姜九绮季索画 满江红 其四 广陵旅感 满江红 题柳村渔乐图 满江红 即景 满江红 其四 黄堂席上答太守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象魏 欧阳文忠公文集 研精竭虑 青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游戏翰墨 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汝的词语有哪些 尊卦 可一而不可再 离尘服 金蝉脱壳 久束湿薪 无路请缨 包含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