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8
力挽端平疏,追还元佑风。
只今只未正,自古直难容。
去国身如叶,忧时鬓易蓬。
转输烦计使,镇抚仗元戎。
化寓文章内,人游礼乐中。
五年怀赤子,一念契苍穹。
宠仅优奎阁,言犹简帝聪。
顿忘前席召,虚抱死疆衷。
预决同师鲁,先知即了翁。
至诚存素履,定力见临终。
族党哲人逝,朝家善类空。
我为天下哭,非但哭吾崇。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时局的忧虑。他用力挽狂澜的气势,强调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正直的重要性。如今世道依旧未正,古往今来直言之士难以被容纳。离开故国的感觉如同树叶飘零,忧虑的时光让白发渐生。面对复杂的局势,作者寄情于文采与礼乐之中,五年间怀抱赤子之心,向苍天祈求。虽然身处优渥之地,但心中仍有对明君的思念,尤其是那些已逝去的智者与贤良之士。最终,作者以“我为天下哭”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方审权,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政治、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主题。
《挽德润》创作于宋代动荡的政治环境,作者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对未来的迷茫,创作此诗以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关心。
《挽德润》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古今政治风气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时代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作者用“力挽端平疏”开篇,展现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与抗争之心。诗中多次提及“赤子”、“苍穹”等意象,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真诚的追求。离开故乡的痛苦与对历史的沉思,交织成一幅悲壮的画面,令人深思。
尤其在最后一句“我为天下哭,非但哭吾崇”,作者不仅在为自己的遭遇而哭泣,更是为整个社会的苦难和未来的迷茫而感到悲痛。这种超越个人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唤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强调直言不讳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政治风气的渴望。作者以个人的情感为引子,展现出对全社会的悲悯与责任感。
《挽德润》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元佑风”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风气?
诗中“我为天下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方审权与陆游的作品都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但方审权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陆游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沉重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