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57
住山吟 为与了上人作
结庐人境外,终日掩柴关。
法侣檐前树,禅心雨后山。
种松期鹤宿,扫石待云还。
寂寞幽栖子,忘机与物闲。
在山外建了个小屋,整天关上门不见人。
法师的伴侣在屋檐前的树下,禅意在雨后的山中。
种下松树盼望鹤来栖息,扫净石头等待云彩归来。
孤独的幽居者,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与万物悠闲相处。
作者介绍:释敬安,清代著名禅宗僧侣,以诗词表达对自然与禅理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映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的喧嚣,寄情于自然,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宁静。
《住山吟》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和内心的幽静,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理的追求。开篇“结庐人境外,终日掩柴关”,即刻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结庐而居,既是对自然的依恋,也是对繁华的拒绝。接着“法侣檐前树,禅心雨后山”,将隐居者的生活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法侣与树、雨后山的意象交织,给人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感觉。
后两句则将隐士的生活与内心的情感进一步深化,种松期鹤宿,象征着对纯洁高尚的向往;而“扫石待云还”,则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体现了隐士对时间的超然与淡然。最后的“寂寞幽栖子,忘机与物闲”,既说明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超脱与不执着,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语言优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深厚的禅宗思想,也让人感受到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如“种松期鹤宿,扫石待云还”,显示出工整的结构;同时,意象丰富,松树、白鹤、云彩等自然元素,构成了宁静的隐居画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生活理想。
诗词测试:
《住山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释敬安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法侣”指的是什么?
A. 家人
B. 同修的朋友
C. 邻居
“寂寞幽栖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