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笛》

时间: 2025-04-26 02:58:24

诗句

晚霁江城夜气清,寂寥孤月对愁明。

谁携羌塞三更笛,吹作吴山十月声。

岂有梅花开更落,自惊杨柳折还生。

天边旧业归何日,为尔今宵梦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4

原文展示:

晚霁江城夜气清,
寂寥孤月对愁明。
谁携羌塞三更笛,
吹作吴山十月声。
岂有梅花开更落,自惊杨柳折还生。
天边旧业归何日,为尔今宵梦不成。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江城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
孤独的明月映照着我的忧愁。
是谁在三更时分携着羌笛,
吹奏出吴山十月的声音?
难道梅花会在开过之后又凋零,
而杨柳却因折断后又重新生长?
天边的旧日事业何时才能归来,
为了你今夜的梦却无法成形。

注释:

  • 晚霁:指晚上的雨后;霁,指雨停后的晴朗。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通常用来指代长江沿岸的城市。
  • 羌塞:指边境地区,主要是指羌族地区。
  • 吴山:指的是位于江苏省的吴山,古时以美景著称。
  • 十月声:暗指十月的风声,或指十月的萧瑟气氛。
  • 梅花:象征坚韧和美丽,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 杨柳:象征柔软和生命的顽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羌塞”,常被用来代表边疆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吴山”则是南方的名山,具有地域文化的象征。在古诗中,梅花与杨柳常用于比喻生命的循环与坚韧的精神,展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瑨,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故乡思念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伴着清冷的月光,思绪万千,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闻笛》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夜色清冷的江城中,独自面对明月,心中涌动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的开头通过“晚霁江城夜气清”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寂的氛围。而“寂寥孤月对愁明”则直接点出诗人的情感状态,明月成为他愁思的映照。

接下来,诗人借助“谁携羌塞三更笛”的提问,引入了羌笛的音声,暗示着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故国的怀念。羌笛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诉说着千古的离愁别恨,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乡愁。

“岂有梅花开更落,自惊杨柳折还生”,在这里,诗人反思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法则,梅花的凋谢和杨柳的再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希望。最后两句“天边旧业归何日,为尔今宵梦不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寄托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过往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充满了哲理的反思和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霁江城夜气清:描绘了江城在雨后夜晚的清新气息,突出环境的宁静。
  2. 寂寥孤月对愁明:孤月照耀下,诗人感到孤独与忧愁,传达出内心的情感状态。
  3. 谁携羌塞三更笛:诗人发出疑问,想知道是谁在深夜中吹奏羌笛,表现出对远方的渴望。
  4. 吹作吴山十月声:羌笛的声音仿佛传到了吴山,营造出一种愁思与自然结合的意境。
  5. 岂有梅花开更落:反思自然规律,梅花的开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6. 自惊杨柳折还生:杨柳的再生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7. 天边旧业归何日:对过去的事业和理想的追忆与渴望。
  8. 为尔今宵梦不成:因思念而无法入眠,体现出内心的痛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梅花开更落,自惊杨柳折还生”,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表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乡和生命的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变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晚霁: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孤月:代表孤独与思考。
  • 羌笛:象征思乡与离愁。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
  • 杨柳:象征生命的希望与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霁”指什么?

    • A. 清晨
    • B. 晚上的雨后
    • C. 白天
    • D. 黄昏
  2. “羌塞”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与孤独
    • C. 友谊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孤月”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运用了明月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而李瑨的《闻笛》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结合,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瑨诗集》
  • 《古典诗词解析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骥呈材 顾晴谷大令饯别牛头山杜子祠即席赋二律 其一 顾晴谷大令饯别牛头山杜子祠即席赋二律 其二 读唐人诗杂感 临终书偈 颂古七首 其四 留观中诗二首 其二 留观中诗二首 送姚姬传郎中归桐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东迁西徙 天来大 鹿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禁鼎一脔 心星 石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千金一诺 断雁孤鸿 宜春酒 瓶罄罍耻 包含坝的词语有哪些 灵牙利齿 包含钱的成语 染神乱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