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濂溪识行》

时间: 2025-04-30 22:05:09

诗句

分得庐山水一溪,濂名万古合昭垂。

光风霁月依然在,肯与人间较盛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09

原文展示

濂溪识行
分得庐山水一溪,
濂名万古合昭垂。
光风霁月依然在,
肯与人间较盛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从庐山得到了这一条溪水,濂溪的名字传承千古,光明的风和明亮的月亮依然存在,愿意和人间的盛衰进行较量。

注释

  • 濂溪:指庐山上的濂溪,因溪水清澈而著名。
  • 万古合昭垂:意指濂溪的名声流传千古,永远辉煌。
  • 光风霁月:形容清风明月的美好景象,常用来表达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肯与人间较盛衰:愿意与世间的兴衰进行比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世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嗣孙,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魏嗣孙的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世间荣华富贵的淡泊心态。诗中通过描绘濂溪的美景,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歌鉴赏

《濂溪识行》是一首表现山水之美与人生态度的诗作。诗人以“庐山水一溪”为引子,描绘了自然的清澈与宁静。开篇便将自然的美景与人世的盛衰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中的“光风霁月”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种宁静和淡泊的境界。

诗人以“肯与人间较盛衰”来表达他对名利的淡然,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欣赏,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总是变化无常,但自然的美好却是永恒的,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意。

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展现了魏嗣孙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美丽自然的赞美,更是诗人心灵的一种寄托和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分得庐山水一溪:从庐山中获得一条清澈的溪水,强调了自然之美。
    • 濂名万古合昭垂:濂溪的名字流传千古,表现出其名声的永恒。
    • 光风霁月依然在:在自然中,清风与明月的景象永恒不变,表达了对自然常态的敬畏。
    • 肯与人间较盛衰:愿意与人间的兴衰进行比较,展现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与人生的清澈与污浊进行比喻。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使得诗歌富有韵律感。
    • 拟人:通过“光风霁月”的描绘,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自然的永恒与人世的短暂,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 庐山水: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光风霁月:代表着清新宁静的自然状态,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盛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濂溪”指的是哪一条溪水?
    A. 黄河
    B. 长江
    C. 庐山的溪水
    D. 泰山的溪水

  2. 诗中提到的“光风霁月”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人生的起伏
    B. 自然的美好
    C. 诗人的情感
    D. 时间的流逝

  3. 诗人对人世间的态度如何?
    A. 热衷追求名利
    B. 超然淡泊
    C. 愤世嫉俗
    D. 无所畏惧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濂溪识行》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 《早发白帝城》同样展现了自然的壮丽,通过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到宋代与唐代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与共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魏嗣孙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歌的美学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黄端微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九水车谢龙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 其七 耒问斧 杂诗效孙莘荖 杂诗 暑中懒出 渰渰 中夜二首 再次元韵答几道 松江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雁头 断袖之宠 石火风灯 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懋迁有无 包含毋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隐介藏形 包含冲的成语 包含逍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高冏 睢呿 柄文钱 没干 闵乱思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