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5:46
溓溪职行
作者: 魏嗣孙 〔宋代〕
分得讶山水一溪,
溓名万古合昭垂。
光风霁月依然在,
肯兴人间较盛衰。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溓溪游览时的感受。诗中提到这条溪流的美景令人赞叹,溓溪的名字流传千古,象征着永恒的美好。溪水的清澈和晴朗的月光依旧存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宁静。人间的繁荣与衰落又何必去较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光风霁月”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常用来形容清新明朗的自然景象,也可引申为一种理想的状态。
作者介绍:
魏嗣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溓溪职行》创作于魏嗣孙游览溓溪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
《溓溪职行》是一首极具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分得讶山水一溪”引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诗人正站在溪边,目睹那清澈的溪水和秀丽的山景。作者用“讶”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惊叹,显示出他对这一美景的深深喜爱。
接着,诗中提到“溓名万古合昭垂”,这里不仅是在赞美溓溪的美丽,更是在表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溓溪的名字与美景相互交织,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后两句“光风霁月依然在,肯兴人间较盛衰”,则转向哲学层面的思考。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是永恒存在的,而人间的兴衰则是暂时的。诗人似乎在劝诫人们,不必过于纠结于世俗的繁荣与衰退,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感受自然的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溓溪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是一首兼具美感与思考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自然的永恒与人世的变迁,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回归自然,享受当下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光风霁月”是用来形容什么样的状态?
A. 阴雨天气
B. 清新明朗的自然景象
C. 纷乱的人生
“溓名万古合昭垂”中“万古”是指什么?
A. 一年
B. 永恒的时间
C. 短暂的瞬间
诗人对人间的繁荣与衰落持何种态度?
A. 过于关注
B. 轻松淡然
C. 愤怒不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溓溪职行》在主题上均涉及自然美,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然而各自的情感基调与风格有所不同,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