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3:1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3:13:13
舜禹相传日,元非倦万几。
慈闱躬至养,别殿奉遗衣。
易月心何忍,通丧礼不违。
煌煌新庙号,万古播音徽。
这首诗提到舜和禹这样的古代圣王,他们的仁德和治国智慧流传至今,真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敬佩。诗人强调母亲的慈爱和对儿子的养育之恩,因此在这特别的时刻,他特意去别殿奉上遗物。面对亲人的离世,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忍之情,但仍然要遵循丧礼的规矩。诗的最后提到新建的庙宇,象征着对逝者的永恒纪念,声名万古流传。
诗中提到的舜和禹,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和治国理政的理想。舜禹传承的典故,体现了古代对贤明统治者的崇敬。古代礼仪中,丧礼是极为重要的,遵循丧礼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性情豪放,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常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孝宗皇帝的悼念之时,表达了对这位皇帝的敬仰和对其慈爱品德的赞美。诗人在这一特殊时刻,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喻,表现了对孝道的传承和对丧礼仪式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王舜禹的提及,建立起对孝宗皇帝的崇高敬仰,表达了对其品德和治国理念的赞美。首联直接引入舜和禹,象征着古代的仁政,暗示了皇帝的统治哲学与道德标准。接下来的“慈闱躬至养”则表现了皇帝在家庭中的孝顺与对母亲的尊重,充分体现了“孝”的主题。通过“别殿奉遗衣”,诗人以具体的行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突显了对亲情的珍视。最后的“煌煌新庙号”则暗示着对逝者的纪念将会延续,庙宇作为历史的见证,将会永存于世,声名流传。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古典文化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的深切感慨,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传统美德的崇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孝道的推崇和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亲情与尊重的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位古代圣王是:
A. 孟子与荀子
B. 舜与禹
C. 李白与杜甫
“奉遗衣”一语中“遗衣”指的是:
A. 传统的衣服
B. 已故亲人的衣物
C. 祭祀时的衣服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大自然
B. 对逝者的怀念与对孝道的推崇
C. 对历史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