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34:42
历数承尧禅,讴歌戴舜仁。
规模自宠远,法度谨持循。
俭约身先下,忧勤志在民。
万方无以报,雨泣但沾巾。
这首诗回顾了尧舜时代的治国理念,赞美了舜的仁德。皇帝的规模和气度远远超越了个人的宠爱,始终谨守法度,严格遵循。身先士卒的节俭与勤勉,忧虑百姓的安危,志向始终放在人民身上。对国家和百姓的恩德,万方百姓难以回报,只有泪雨湿透了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戡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内外困扰之际,诗人以此歌颂孝宗皇帝的德行与治国理念,表达对皇帝的崇敬和对百姓的关切。
这首诗字句简洁而富有深意,开篇引入尧舜的历史典故,昭示君主应以仁德为本,治理国家。通过“规模自宠远”,诗人强调了君主的气度与风范,超越个人私情,体现出对法度的尊重和遵循。接下来的“俭约身先下”,则体现了皇帝的节俭,身为领导者,首先应做到勤勉与节约,以身作则,激励百姓。
“忧勤志在民”一句更是直指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彰显出政治的根本在于为民服务,关心百姓的安危。这种情怀在最后一句“万方无以报,雨泣但沾巾”中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百姓深厚情感的无奈与悲伤,感叹虽有恩德,百姓却难以回报,唯有泪水相伴,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明君的回顾,赞美了孝宗皇帝的仁德与治国理念,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危的忧虑与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代明君是指哪两位?
“俭约身先下”中的“身先下”意指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