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23
百亩清池傍郭斜,
居人行乐路人夸。
自言官长如灵运,
能使江山似永嘉。
纵饮座中遗白帢,
幽寻尽处见桃花。
不堪山鸟号归去,
长遣王孙苦忆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的大池塘,位于城郭的旁边,周围的人们在这里享受欢乐,路人也为此赞叹不已。诗人自比官位如同晋代的王羲之,能够让这一片江山如同永嘉的美景一般。纵使在座中饮酒时遗失了白色的帽子,但在幽静的地方仍能看到桃花的芳香。不忍心听到山中的鸟儿悲鸣归去,心中长久地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词等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到兴州期间,他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以清池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欢乐的向往。开头的“百亩清池傍郭斜”展示了池塘的广阔与宁静,而“居人行乐路人夸”则暗示了人们在此游玩、放松的情景。诗人自比灵运,体现了他对美好艺术的追求与渴望,表现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在描绘自然时,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感官描写,如“幽寻尽处见桃花”,花的意象不仅美丽,更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生机。最后两句“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又有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美景,苏轼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王维则偏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