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5-07 08:53:28

诗句

寒雀喧喧冻不飞,绕林空啅未开枝。

多情好与风流伴,不到双双燕语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28

原文展示:

寒雀喧喧冻不飞,
绕林空啅未开枝。
多情好与风流伴,
不到双双燕语时。

白话文翻译:

寒雀叫得喧闹,却冻得飞不起来;
在林间盘旋,空中啄着未发的梅枝。
多情的我喜欢与风流的事物相伴,
但总要等到燕子双双交语之时。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雀:寒冷季节的雀鸟,象征冷清和萧瑟。
  • 喧喧:形容声音大而嘈杂。
  • 冻不飞:因为寒冷而无法飞翔,形象地表现出寒冷的环境。
  • 绕林空啅:在林间盘旋,空中啄食,啅(zhuó)是啄食的意思。
  • 多情:情感丰富,容易动情。
  • 风流:指风雅的事物或情感。
  • 双双燕语:形容燕子成双成对互相呼唤,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燕子:燕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温暖和生机。
  • 梅花:梅花常常与坚韧、傲骨相联系,寓意在寒冷中依然盛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奔放,兼具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时期,反映出他在逆境中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生活中情感的思考。梅花作为寒冬中独自绽放的花卉,恰如其分地映射了诗人的坚韧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雀为引,描绘了冬季的冷清与萧瑟,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开头两句“寒雀喧喧冻不飞,绕林空啅未开枝”以生动的鸟鸣声和寒冷的环境为背景,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寂寞。寒雀虽喧闹,因寒冷而无法飞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不甘。

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多情好与风流伴,不到双双燕语时”。诗人渴望与情感相伴,但又意识到燕子归来时才是温暖的季节。这里的“燕语”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这种对比和反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从孤独到渴望,从冬到春,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雀喧喧冻不飞:寒雀在寒冷中叫得很响,但却无法飞翔,表现出一种对环境的无奈。
  2. 绕林空啅未开枝:鸟在空中徘徊,啄食未开的枝条,暗示着自然界在冬天的停滞。
  3. 多情好与风流伴:诗人表达了自己多情的天性,渴望与风流的事物相伴。
  4. 不到双双燕语时:等待燕子成双归来的时候,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寒雀赋予了情感和声音,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寒雀象征孤独和冷清,燕子象征希望与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季孤独的感受,以及对春天来临的渴望,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雀:象征冬天的冷清与孤独。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冬天的美。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雀喧喧”中的“寒雀”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答案:B

  2. 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与渴望
    B. 快乐与满足
    C. 忧伤与绝望
    答案:A

  3. “双双燕语”象征着什么? A. 寒冬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 通过描绘梅花,强调坚韧与高洁,风格与苏轼的《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相近,但更注重梅花的象征意义。
  • 《如梦令》(李清照): 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苏轼的情感基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相关查询

满江红(春晚) 满江红 满江红(送施德初) 满江红(书怀) 满江红 满江红(和赵公明) 满江红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 满江红(寿东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政治权利 牛字旁的字 等开头的成语 筌羑 包含黾的词语有哪些 脸红筋涨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位尊势重 仁浆义粟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计穷势迫 包含眉的成语 忧世 乘风转舵 包含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