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真兴寺阁祷雨》

时间: 2025-04-27 14:58:48

诗句

太守亲从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48

原文展示:

真兴寺阁祷雨
作者:苏轼
太守亲从千骑祷,
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
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
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
应向江南饱食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地方官员亲自带着千骑士去真兴寺祈求降雨,神仙借来一杯清酒来助兴。天空阴云密布,似乎要呼唤雨水,雨意朦胧,已经在酝酿成型。微风拂面,让人感到一丝凉意,无法忍受傍晚残阳照耀在山边的明亮。今年的秋天丰收,你可知道呢?应该向江南的稻田饱餐一顿。

注释:

  1.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一方的治理。
  2. 千骑:指随行的骑士,表示阵仗的盛大。
  3. 神翁:神仙,指代道教中的神灵。
  4. 云阴黯黯:形容阴云密布,昏暗的天空。
  5. 嘘遍:指呼唤,象征着对雨的祈求。
  6. 雨意昏昏:形容即将下雨的模糊状态。
  7. 袂冷:衣裳的袖子感到凉意。
  8. 残日:指傍晚的太阳。
  9. 饱食粳:指丰收后可以吃饱米饭。

典故解析:

“真兴寺”是文人常去的祈雨场所,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苏轼在此进行祷雨,表明他对农业的关心与对自然的敬畏。提到的“江南”则是中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反映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以自然、人生哲理作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在任期间,时值干旱季节,民众对雨水的渴望强烈,诗人以诗寄情,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怀。

诗歌鉴赏:

《真兴寺阁祷雨》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生动描绘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民生的关注。首联“太守亲从千骑祷”,开门见山地表明了祈雨的场景,表现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对民众生计的关注。接下来的“神翁远借一杯清”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期待,暗示着神仙的庇佑。

诗中“云阴黯黯将嘘遍”描绘出阴沉天气即将来临的紧迫感,带有一种强烈的期待。随着“已觉微风吹袂冷”,诗人的心情由期待转为一种微微的失落,仿佛在感受自然的冷漠。最后的“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粳”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未来丰收的寄望,也是对江南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气象变化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间冷暖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守亲从千骑祷:地方官员亲自带着众多骑士去祈求雨水,显示出重视和诚意。
  2. 神翁远借一杯清:借用神仙的力量来助兴,表明一种对神灵的信仰。
  3. 云阴黯黯将嘘遍:描述即将降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气氛。
  4. 雨意昏昏欲酝成:雨水似乎即将降临,情绪开始变得沉重。
  5. 已觉微风吹袂冷:微风袭来,感觉到凉意,暗示天气变化。
  6. 不堪残日傍山明:残阳西下,山边的光亮让人感到无奈。
  7. 今年秋熟君知否:询问对方是否知道今年的丰收情况。
  8. 应向江南饱食粳:表达对丰收的期待,向江南致敬。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云阴”和“雨意”形象地描绘天气变化。
  • 拟人:将天气变化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云阴黯黯”和“雨意昏昏”形成了对仗,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祈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民生的关心,以及对丰收的期盼。反映出诗人对人间冷暖与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是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太守:权力与责任的象征。
  2. 神翁:信仰与希望的象征。
  3. 云阴:自然变化的象征。
  4. 雨意:生命与滋润的象征。
  5. 江南:富饶与生活的象征。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真兴寺阁祷雨》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神翁”指的是什么?

    • A. 人类
    • B. 神仙
    • C. 动物
    • D. 大地
  3.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什么?

    • A. 干旱
    • B. 富饶
    • C. 战争
    • D. 孤独

答案

  1. C. 苏轼
  2. B. 神仙
  3. B. 富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真兴寺阁祷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但苏轼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互动,充满哲理;而杜甫则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生活的感悟,关心百姓的生计。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偶成 酹月亭 寄题郑集之醉梦斋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还程彦举诗卷 和张干三公亭 和唐秘校见贻长篇 和孙先生彦及棣肃华堂诗 和吕守环秀堂三首 和吕守环秀堂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资斧困竭 反犬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鐇镢 人生七十古来稀 反吟复吟 悬牛头,卖马脯 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跆拳道 疋字旁的字 挠挫 包含逼的成语 支支梧梧 瓜皮搭李皮 包含掳的词语有哪些 包胥之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