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4:45
《送牛尾狸与徐使君》
作者: 苏轼
风捲飞花自入帷,一樽遥想破愁眉。
泥深厌听鸡头鹘,酒浅欣尝牛尾狸。
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
殷勤送去烦纤手,为我磨刀削玉肌。
风将飞花卷入帷幕,我在酒樽前遥望,想要打破愁眉。
泥泞的路让我厌烦听那鸡头鹘的叫声,酒虽浅,但我欣然品尝牛尾狸的美味。
通印子鱼还有鱼骨,披着绵黄的雀子则脂肪丰腴。
殷勤地把烦恼的手送去,为我磨刀削出玉般的肌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饮酒作乐和品尝美食是士人生活的重要部分,诗中提到的美食和饮酒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享乐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作品广泛涵盖诗、词、文、书法等,风格豪放、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描绘了他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送牛尾狸与徐使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美食和友谊的热爱。诗开篇以“风捲飞花”描绘了春日的生机,紧接着用酒樽中遥望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愁肠百结之际,借酒消愁的心境。接着,诗人通过对重泥与鸡头鹘的厌倦与牛尾狸的欣喜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后面的“通印子鱼犹带骨”与“披绵黄雀漫多脂”则将美食的细腻与丰腴描绘得淋漓尽致,显示了诗人对味道的敏感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殷勤的送别与磨刀削肌的比喻,流露出一种温柔的情感,正如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食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中琐事的无奈与乐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泥深厌听鸡头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厌倦
C) 愤怒
“牛尾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美食
C) 自由
诗中提到的“磨刀削玉肌”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对生活的追求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美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与愁绪的消解,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苏轼的诗则细腻而温柔。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